第31章 神木改編(第1/2 頁)
小衙內不缺鋼鐵、煤炭、木炭和芒硝。鋼鐵由晉商提供,當時就已經有坩堝鍊鋼法了,不需要穿越者過去指導。那幫商人有奶便是娘,只要給錢,客戶是誰根本不重要。
芒硝是製取食鹽的重要副產品,而榆林地區的奧陶紀鹽盆,屬於蒸發鹽沉積礦產,具有沉積層數多,鹽體厚度大,分佈範圍廣,品味穩定、資源儲量巨大、鹽礦品味優等諸多特點。所以芒硝也不是問題。
隸屬於榆林衛的神木縣,現代已探明煤炭儲量約500億噸,假設每年產出1.2億噸,可持續開採400年。
用焦炭冶煉優質鋼材,在大明也不是什麼稀罕事,歸根結底是商人的利潤有多少,而不是技術本身。
“這事沒難度,咱陝西的澄城、蒲城、嵐皋、神木、府谷到處都有,硫磺多的是。”
怪不得陝西是中華民族的龍興之地。曹老三、尤賀氏、小衙內、尤世勇和杜老根五人又嘀嘀咕咕很久才解散。
小衙內現在有家丁、民兵、三百多個老兵、不到兩百個挖牆腳,爭取來的現役戰兵和專業人才,總計2300多人。
他沒有立刻行動,馬上去追殺入寇的其他韃子,而是在兵寨裡整頓磨合了五天,改良裝備,訓練新戰法,提高配合度。
在這期間,小衙內把母親用四隻肥羊換來的王寡婦,和其他被自己霸佔過的,精通黑火藥製作的寡婦,全部集中起來,組建一個火藥精工作坊。婦女責任心強,耐心細緻,手腳輕便,更適合從事這方面的工作。
黑火藥製作的最佳成份比例和方法,明代兵書《紀效新書》、《登壇必究》、《兵錄》、《武編》、《火龍經》等都有詳細篇幅的介紹。
尤其是戚繼光將軍兵書中,記載的黑火藥成份比例,與現代幾乎完全吻合,就差一個化學方程式了。
黑火藥顆粒化,也在明末兵書中有詳細記載。抗日戰爭時期,我黨領導的人民軍工就實驗過,發現按照古書中的方法,把黑火藥做成小米粒大小,才能最大化的發揮其爆燃威力。
小衙內主要把英國鴉片戰爭時期,使用的造粒機、石墨磨光機和密封儲存法等,詳細介紹給她們和老媽就可以了。尤賀氏會想辦法把相關裝置儘快做好,目的是提高生產效率和標準化。
他虛心採納曹老三的建議,秦腔草臺班子採用“軍民共建”的模式。平時以商業演出為主,必要時充當戰地文工團,以減少不必要的開支。
大鳳二鳳兩個潑辣壯婦,擔任“士兵委員會”的正副主任,主要工作是保障底層士兵的基本權益,如糧餉撫卹、日常生活用品、伙食待遇和軍用物資,保質保量的發放,以及軍功軍法的公正公平。
目的是強化小衙內的個人威信;加大對基層士兵的掌控力度;監督各級官員和後勤,避免官僚主義、山頭主義和貪汙腐化。他是效仿教員,從建軍伊始,就要紮緊籬笆,打好地基。
另一項重要改革措施,就是模仿建立現代士官制度。也就是按照士兵的不同專業和技能,如弓箭兵、標槍兵、鳥銃兵、棹刀兵等,根據他們的水平高低,設定1~6個不同級別。
考慮到戰事緊張時,有些武器可能會短缺,小衙內允許士卒一專多能,跨專業參加其他技能的考核,一樣可以累加提升相應待遇。如騎射輕騎兵,可以參加步兵弓箭手的考核。
公開的比武和實戰表現,是評定士卒等級的唯二標準。級別越高,享受的待遇也就越好。如四級士官的待遇相當於明軍五十人的軍官總旗,六級士官相當於百戶。
杜老根介紹的個別老兵,竟然能透過三四種,不同武器技能的高階別考核。小衙內就把掌握多種技能專業士官的最高待遇,定為副千戶,只不過沒有軍官頭銜而已。
軍官的作用是指揮排程和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