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第1/2 頁)
懸棺的主人,一般認為是春秋時期以前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人,故稱&l;僰人懸棺&r;。一九三二年,幾位昭通籍的學人曾對豆沙關懸棺進行考察,據當時留下的考察文字,棺內屍骸的頭顱骨較今人碩大,手足骨亦較粗壯,也較長,推測身高在一米八到一米九米之間。棺木用整根原木鑿空成形,長約兩米,高約五十厘米,寬約四十一厘米,棺蓋厚約四十一厘米。按木質紋理,似為杉木,形制古樸。參加考察的周夢雲等認為&l;此物出自上古,絕非數百年前物。何以言之?史稱,大禹死後,衣衾三領、桐棺三寸,見諸《孟子》矣。孟子又雲:蓋上世常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委之壑。今查置棺處所,河流下陷,足證當時河水必高,又且兩岸多系水造成屋,知為上古大壑,毫無疑問&r;。同樣在一九三二年前後,一位美國學者對威信長安的懸棺進行考察,也得出與周夢雲大致相同的認識。如此說來,&l;僰人人懸棺&r;應該成為結論了。可是,著名的自然科學家陳一得又對周夢雲和美國學者的判斷提出質疑:首先,居住在今川南、滇東北一帶的僰人,自春秋以來,或向滇西遷徙,或與漢族及其他民族融合,過早地結束了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存在的歷史。也就是說,僰人生活的時代,在公元前二百五十年以前。其次,如果豆沙關懸棺所在是因河流下陷而成數百米高懸崖,這個過程沒有幾千年恐怕不能完成。陳一得反詰:歷二三千年之長久。&l;任何堅硬木質,日射水浸,鮮不化為齏粉?更何言骨骼完整,棺木紋理清晰。&r;不得不承認,陳一得的反詰是有道理的。事實上,查考史籍,較僰人晚近一千多年生活在這一帶的白僚、仡佬等民族也有懸棺葬習俗。&l;殮死有棺而不葬,置於巖穴間,高者絕地千尺,或臨大河,不施蔽蓋&r;。元代李京《雲南治略》、明代周汝成《炎檄紀略》於此均有記述。
懸棺之所以讓人有神秘、魔幻的感覺,成為所謂&ldo;千古之謎&rdo;,最根本的原因是:懸棺到底是怎樣懸上去的?在一本叫做《朝野僉載》的書中,提出了一種假設:屍棺先抬到懸崖絕頂,再懸索緣樁往下放。證之於懸棺現場所見,此說難以成立。試想,懸棺多在懸崖的半腰,距頂甚遠,且多置放於崖部面的凹陷處,怎麼往下放呢?在另一本《嶺表紀蠻》的書中,又提出了另一種設想:&l;築土為臺,運棺其中,事後臺卸土撤,而棺乃獨標巖際。&r;說的有些道理,同樣以懸棺現場情況參證,其不可操作性就暴露了。
其實,就懸棺的數量、規模來講,我們巫山縣小三峽裡面的就算不上什麼了。但是,這裡的懸棺卻為我們這個旅遊景區增添了不少的亮點。&rdo;
&ldo;張局長可真是博聞強記,知識淵博啊。&rdo;清雲讚嘆道。
&ldo;我就是吃這碗飯的,而且我們這裡來的領導和客人也很多。時間一長就自然記住了。為了充分了解懸棺,我還特地到前面所說的那些地方去考察了幾次呢。&rdo;他笑著說。
&ldo;機遇總是屬於有準備的人。張局長,今天就衝著你的學識和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我再送你幾個字。&rdo;清雲說。
第二十四章 僰人
&ldo;太好了。我洗耳恭聽。&rdo;張局長忙向清雲施禮道。
&ldo;管好自己的家人。特別是你的夫人。若能如此,你必將鵬程萬裡、位居顯赫。&rdo;清雲看著他,嚴肅地說。
&ldo;受教了。&rdo;看來聰明人真是一點就醒啊。
&ldo;張局長,什麼是&l;僰人&r;啊?&rdo;張蘇忽然問。
本來這個問題是我想問的,但是我卻不好出口。誰讓我是清雲的&ldo;師傅&rdo;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