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流爵(第1/2 頁)
就在日本與朝鮮打的火熱的同時,大明王朝的西北,也有戰事發生。
西北傳來傳來捷報,甘肅總兵張臣、四川總兵侯繼高,二人率領土、漢、番兵,夾擊西海的海虜,大獲全勝。
海虜頭子火落赤帶人逃竄,西海基本穩定下來。
乾清宮中,朱翊鈞就此事,召見了內閣的四位輔臣以及兵部尚書梁夢龍。
“經略鄭洛和三邊總督魏學曾聯名上奏的捷報,諸位愛卿也都看到了。西北局勢糜爛,西海的這一場大捷,算是給西北加了一根定海神針。”
“有功的官員,有功的將士,照例封賞。今日朕召幾位愛卿前來,就是想議一議,甘肅總兵張臣、四川總兵侯繼高,這兩個人該如何封賞?”
聽到皇帝這番話,在場的幾位大臣心中立刻明白,皇帝這是想給二人封爵。
“國難出忠臣,值此西北局勢糜爛且倭寇猖獗之際,重酬功臣,定能振奮軍心。”
邊說,朱翊鈞的目光邊掃向五位大臣。
朱翊鈞的意思很明確,我朱皇帝知道爵位不能濫封,這次給甘肅總兵張臣、四川總兵侯繼高封爵,是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
西北局勢愈發嚴峻,海虜、松虜、套虜,屢禁不絕,屢剿不止。如今我軍掃定西海,若是給甘肅總兵張臣一個爵位,可以極大的振奮西北的軍心。
而且,張臣是榆林衛人。給張臣一個爵位,能夠調動起整個西北衛所子弟的積極性。
西海暫時迴歸安寧,可還有松虜和套虜呢,到時候打他們,還得依靠西北的衛所。
眼下倭寇又將要進攻大明,朝廷必然要動兵清剿倭寇。而倭寇境內有大量金銀礦的事,在朱翊鈞的刻意宣傳下,早就滿朝皆知。
在場的幾位大臣心中都明白,既然倭寇想要進攻大明,那麼,這一仗避無可避,大明必然要收回倭寇的金銀礦。
有了張臣和侯繼高這兩個例子在前,不怕官兵不盡力。
再有就是,張臣和侯繼高二人,戰功赫赫。
張臣本就是邊鎮悍將,名聲、戰功都是實打實的。
侯繼高是南方將領中的佼佼者,最早以水師副總兵征討緬甸。緬中設立後,又擔任副總兵鎮守緬中。後又調任四川總兵,平定番亂,並帶兵巡視整個西番,籌建西康都司。
要說封爵,這兩個人都有資格。可大明朝的將領中,有資格封爵的,可不止這二位。
若是出於激勵軍心的目的,倒也說的過去。
“啟稟皇上。”內閣首輔王錫爵躬身奏報。
“封爵之事,本應聖上決斷,非臣等可以妄言。今聖上發問,臣又不得不答。”
“如今我大明朝的局勢不容樂觀,北虜虎視眈眈,西南土司作亂不斷,又有倭寇覬覦我神州。”
“甘肅總兵張臣,四川總兵侯繼高,二者皆是我大明軍中良將,戰功赫赫。今又有此西海戰功,委以重酬,本是應當。”
“且當下狼煙不斷,激勵軍心,更是應該。然,名器之貴,貴在‘慎重’二字。”
“張臣、侯繼高二人,皆功勳卓著,委以爵位之酬,既有褒獎邊臣之意,又可激勵將士軍心,實乃一舉兩得策。”
“可深究緣由,不過多戰累加之功。以臣愚見,當如遷安伯之例,予爵位,而不予世襲鐵券。”
遷安伯,就是杜桐。
當時朱翊鈞好說歹說,給杜桐封了一個不世襲的遷安伯爵位。
王錫爵的意思是,給張臣和侯繼高兩個人封爵,可以,但最好是和遷安伯杜桐一樣,給個流爵,不世襲。
大明朝的爵位很值錢,有世爵的勳貴家族全部是與國同休。
可流爵不值錢,因為不能祖祖輩輩的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