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2/5 頁)
緊隨其後,皇帝陛下的論功行賞開始。
所有人稟息的目注向長孫晟,這個大隋朝朝野上下最神秘而禁忌的傳說。
是他,翻手覆手之間,他操控一整個從來不可戰勝的塞外草原,並終於讓他們對隋朝伏首稱臣——直到現在,隋朝在實際力量上仍不知比之差了多少倍。當時,他甚至可說是力挽隋朝於危亡之際,但隋朝給予他的最終封賞卻只是毫無意義的儀同三司勳爵、五品的左勳衛車騎將軍而已。
最初,在隋全面潰敗突厥卻無端撤兵之後,所有人都篤定文帝楊堅縱是誰也不去賞賜,卻至少會給長孫晟以王候的策封。於是,有絕不在少數的官員們都提前去助賀長孫晟,和整個長孫家族。
讓所有人都瞠目結舌的,最終得天獨厚的人卻是在那一役中吃了不小敗仗的達奚長儒,詔文上詳細列出其功績,最後無比皇恩浩蕩的封賜道: 言念勳庸,宜隆名器,可上柱國,餘勳國授一子。其戰亡將士,皆贈官三轉,子孫襲之。
真的是不可思議,要知道當年初見全然名不見經傳的長孫晟,楊堅這無比聖明的皇帝便對眾人言說他未來的不凡。
且,楊堅與整個長孫家族的關係都極密切,不但屢屢委以重任,更常召長孫覽與安德王雄、上柱國元諧、李充、左僕射高熲、右衛大將軍虞慶則、吳州總管賀若弼等同宴。
席宴上,更曾感慨至深,並絕對誠摯的對長孫覽說過:“朕昔在周朝,備展誠節,但苦猜忌,每致寒心。為臣若此,竟何情賴?朕之於公,義則君臣,恩猶父子。朕當與公共享終吉,罪非謀逆,一無所問。朕亦知公至誠,特付太子,宜數參見之,庶得漸相親愛。柱臣素望,實屬於公,宜識朕意。”
當然,瞠目結舌的時間並沒有太久,因為英明的聖上不喜歡。
在這樣紛亂的世道里,又哪個稱的上世族的家族和有足夠威望的官員不曾經歷過朝色政治上的風雨?所有關於的帝王心思誰又不是在努力的揣摩以求爐火純青之道?他們很快看出文帝楊堅對長孫晟那至為深刻的忌憚,甚至緣由這樣的忌憚,整個長孫家族都被不露聲色的壓制了。
面對被主子不露聲色壓制住的長孫一族,所有朝臣們選擇單純的無知模樣,不會有人來為之報不平,甚至心下很了舒一口氣。
但也同時,他們將這種單純無知發揮到登峰造極,一如既往的去親近並尊重這個百年巨族——這種登峰造極不是他們虛偽的太足夠,而實是一種心不由已。
* *
開皇四年,冷秋。
沙缽略遣使安遂迦至京求和,並請求與隋和親,懇望楊堅認千金公主為女兒。
志得意滿的楊堅當即遣開府儀同三司徐平和使於突厥,賜千金公主姓楊,改封大義公主,認沙缽略為婿。
沙缽略復派安遂迦為使者,致書於隋廷,表示答謝。書曰:
從天生大突厥賢聖天子伊利居廬莫何沙缽略可汗致書大隋皇帝:
皇帝,婦父,乃是翁比。此為女夫,乃是兒例。兩境雖殊,情境如一。
自今子子孫孫,乃至萬世,親好不絕。上天為證,終不違負!此國羊馬, 皆皇帝之畜,彼之繪彩,皆此國之物。
* *
開皇四年,嚴冬。
隋帝楊堅以尚書右僕射虞慶則為正使,車騎將軍長孫晟為副使,前往突厥撫慰眾部。
路途中,他冰封了所有思緒——正如叔父臨去前慟哭,他知道,自己之於突厥自他抉擇的那一刻便已斷了。
可是,當他真正到達,對著突厥人依然的祟仰和熱情;對著突厥人雖明明聽到無數的、言之鑿鑿的關於他對突厥的背叛的言論,卻仍是心無城府的接近,只要他給一個解釋時……
他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