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登基(第1/2 頁)
蘇季衡的船還在海上漂著,往他的墓地駛去的時候,蘇鳳儀的登基大典在太和殿如期舉行了。
一個正統的登基大典,需要很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是上一個皇帝的遺詔,用來證明皇權繼承的合法性,證明新皇登基的正統。
但蘇鳳儀沒有這個遺詔。
登基大典前一日,流民退下後,蘇鳳儀親自出城,找到了皇上已經被流民踩得慘不忍睹的屍身,為他收斂了遺容。
國喪早在一個月前就結束了,皇上死後應得的尊榮她已經提前給了他,一代帝王,在位七載,就這樣被低調地送入皇陵,草草結束了他的一生。
一直到傍晚,宮門都快關了,還沒有得到陛下的命令,一想到明日就是登基大典的正日子,禮部尚書姚大人終於坐不住了,單獨來面見蘇鳳儀。
待陛下屏退左右後,姚大人很含蓄地跟蘇鳳儀科普了一下遺詔這件事:
“陛下,一般遺詔,都是大行皇帝臨終前口述,由內閣大學士依照皇上口述寫就,司禮監掌印太監依皇上口述的旨意用印,這個歷朝歷代,由皇上自己親自寫的,反而不多。”
姚大人一再強調口述二字,意思表達的很明白,陛下啊,這個遺詔呢,咱們最好還是有,這事兒辦起來呢,也不難。
內閣大學士,是裴宇,皇上生前親封的。
司禮監掌印太監,是薛鈺,也是皇上生前親封的。
既然是皇上親封的,由他二人,寫了遺詔,蓋了御璽,那這遺詔就是合情合理合法合規的。
至於皇上到底死前有沒有向裴大人和薛公公傳達旨意傳位給長公主,只要他二位說有,那自然就是有,一點毛病沒有。
姚大人說完,眼巴巴地看著蘇鳳儀,希望陛下能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
平心而論,姚大人說這話,是對她的一片忠心。
但蘇鳳儀並不想這麼做,她回道:
“不必,沒有就沒有,該如何就如何,這個皇位,本就不是他讓給朕的,也不是天道施捨給朕的,明日祭告天地,昭告天下,這皇位,是朕蘇鳳儀取了即可。”
姚大人是真心為蘇鳳儀著想,還想再勸勸:
“陛下,沒有遺詔,這以後史書上寫起來,恐怕不太好看。”
她連天道都不放在眼裡,何況後世乎?
蘇鳳儀並不在乎,回道:
“不好看就不好看,朕活這一世,不是為了活給誰看的。正是要讓後世後代都知道,這皇位,是朕堂堂正正痛痛快快取來的。”
陛下一意孤行,姚大人也不好再勸,嘆口氣行禮告退。
第二日登基大典,百官已列於太和殿前,一切準備妥當,姚大人作為主禮官,正要宣讀祭告天地的祭文,一個意想不到的人出現了。
楊閣老杵著柺杖,由清風道長攙扶著,走進了太和殿廣場,越過百官,走進了太和殿。
楊閣老德高望重,他這一路慢慢走上來,也沒有人敢攔著,眾人就這樣看著楊閣老一路走上了金鑾殿,走到了姚大人旁邊。
姚大人都懵了,這楊閣老不會是老糊塗了吧,這個時候,就算他要來賀陛下登基稱帝,也該站下面呀,站上來幹嘛?
總不至於是因為陛下沒有遺詔,要來阻止陛下登基的吧?
平心而論,以楊閣老的德高望重,以及在群臣中的號召力,他今日若真要以沒有遺詔為由,阻止陛下登基,那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現場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眾人不約而同地看向了站在一旁,等著登基的蘇鳳儀,想看看陛下會如何處置此事。
畢竟,在登基大典上,把一個開國老臣拿下,那場面就太難看了。
人人都在擔憂,但身在其中的蘇鳳儀沒有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