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重回神壇遺址(第2/4 頁)
冶煉技術,現代專家還沒研究出來。
白易又仔細看了看那個黃金的王冠,也不像是追日神君頭上那個,那個應該是玉石材質做的,而不是金屬的。這點白易還是看的很清的。
這個黃金王冠通體黃金鑄成,頭圍比一般的要大點,可能古代墨麟人頭都比較大吧。王冠的兩個側面全是一個一個大小不一的孔洞。王冠正面,有一個凹槽,應該是鑲嵌寶石的地方,可是現在什麼都沒有。
過了這麼久,黃金王冠依然儲存的還挺好,這離不開儲存他的匣子的功勞。最開始發現的時候這個黃金王冠就在一個石頭匣子裡面。這個石頭匣子和神壇石壁的材質比較接近,但是更堅硬一些。石頭匣子也出展在王冠旁邊,而且基本上每個挖掘的器物都是被這樣的石頭匣子儲存著。
據工作人員介紹,每個石頭匣子封存這些物品時都經過密封處理。後來挖掘過程中,有些匣子一旦開啟,裡面有些物體就肉眼可見的被氧化和損壞,所以就不敢再挖了,害怕沒法保護,讓大量的珍貴文物被人為破壞。目前對外展出的都是儲存很完好,挖掘出來也沒有被破壞的器物,還有一些還在做著修復工作。
,!
白易覺得這些展品應該都不是墨麟族的核心產物,因為他這麼多次夢境之中,幾乎沒見過這些展品,除了那個權杖。但是他見到的權杖只是樣式一樣,材質顏色也不相同。而且他夢裡看見的權杖,是有顆巨大的菱形的寶石鑲嵌的,但是出土的卻什麼都沒有,還一度被認為可能是個火把。
這次他過來博物館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要看一下門口石柱上的文字及符號的影印拓文。這個雖然石柱上有,但是看的沒有影印版的清晰。
博物館內有一整面牆,掛著石柱上文字及符號的影印拓文。白易走到跟前,仔細看著,他想把這些全都記到腦袋裡。他也在夢裡見過一些,但是沒人解讀過。這個文字描述的是什麼,到目前為止也沒有語言學家解讀出來。因為它既不是象形文字,也不是圖案,而是一整篇真正意義上的文字,而這個文字與地球上已知的所有文字都不同,完全沒有參考性。連墨麟族的學者,也沒有見過一個哪怕與墨麟語言相似的文字元號。
白易大二也才2005年,那時候的手機拍照不清晰,或者是說他也買不起那些拍照相對清晰的手機,所以他想拍下來,隨時拿出來看也是不可能的。
影印拓文白易也看不懂,感覺都是什麼幾何圖形拼湊而成的。他數了一下,一共有一千二百多個符號,應該也是很詳細的介紹了神壇遺址的由來。在文字的最後還有一幅圖,圖也很簡單,就是很多個圓用線連了起來,這些圓大小不一,就像一個原子結構圖那種的樣子。
白易看著拓文小半天,想強行把內容資訊都刻在腦袋裡。因為他知道意識,潛意識,腦儲存等等的關聯,只要資訊被大腦接收過,後面就有可能在夢中體現出來。
沒過幾天關星一家也回來了。大家都齊聚在外公外婆家裡吃飯。白易剛懂事的時候,家裡是七個人,外公外婆,爸爸媽媽,舅舅小姨。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到現在已經有十一個人了。不得不感嘆人類的結合與繁衍是族群發展的重要途徑。族群如果沒辦法去誕生後代,那就意味著族群的滅絕。
可是上古那些文明又是怎麼覆滅的呢?都是同屬於人類文明,在已知文明程度已經很高的情況下,難道都不再進行族群繁衍了嗎?光墨麟族的軍隊,在夢中所見的都有近千萬人。還有那些小型部落,也都有著不少的族人。再加上神話傳說中,那些年在地球上還有那麼多種族,人口眾多。可是他們卻只留下了一些無法解釋的神蹟,而沒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亦或者是否絕滅了。
虞王朝的發現,讓學者們把華國朝代的歷史向前推進了3000年,稱有八千年的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