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3/5 頁)
笑,一半威脅,一半陰森變態狀,“我雖呆在這天牢裡頭,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就出去了,你要想明白,要不要因為不告訴我這些我早晚會知道的事而得罪於我?”
獄卒面色瞬間慘白,等前面的人押送深處,左右看了一眼,壓低聲音說,“太子殿下出事了,宓老舅公私養重兵,意欲謀反,扶太子殿下為新帝,陛下大怒,已然廢了太子,奪了宓家兵權,此事牽連眾多,如今都下了天牢,不日處斬。”
夭枝聽後眼睛微睜,這才幾日功夫怎麼就變了天了?
她恍惚之餘疾聲問,“太子不是在厹山剿匪嗎,怎會出這事?”
“就是因為那群匪兵才露了餡,那便是太子與其舅公養的一部分私兵,因不服太子偏袒別支才會立山為匪,乃是正規訓練的兵,又極通地形優勢,是以便是經驗老道的將軍前去鎮壓都是無法,而前太子一去,不過幾日功夫匪兵便盡數歸降,陛下原道是太子能力所及,卻不想原先出兵不利的將軍疑惑不解,細細去尋,竟真發現了蛛絲馬跡,這才牽連了出來。
且宓家還花費了大量金銀去私囤兵力,此事牽連極廣,皇后娘娘因為此事敗露,已在宮中懸樑自盡,畏罪自殺。”
皇后畏罪自盡?
那此事豈不是板上砸釘?
皇后與皇帝青梅竹馬,自幼一起長大,深得皇帝愛重,她若是覺得冤枉辯駁幾句倒也有餘地,可她竟然直接赴死,那豈不是說明做賊心虛,無顏面對皇帝?
她只覺腦子生亂,有些理不清頭
緒,這不過短短几日發生的事,竟叫她聽得有些反應不過來。
如今也就是說盤旋大半朝堂已久的太后一黨,除了太后,竟都落馬了?
可命簿裡明明沒有這一出!
宋衷君怎麼可能造反,這根本不對,私自養兵這可是謀逆大罪。
他如此擅長中庸之道,怎會不知?
宓家又是何處來的錢財,兵馬最是耗財,這可是一筆極為可觀的開支,難道是太后已經拿到了烏古族的寶藏,所以才會這般肆無忌憚囤兵?
夭枝只覺樁樁件件都牽絲纏繞,如同天羅地網一般籠罩而下。
可惜她在牢獄之中,沒有一個問題能得到答案,而唯一能幫她的酆惕遠在禹州……
她鬆開獄卒的衣服,只覺不安,好像有什麼東西開始慢慢偏離了……
-
太后殿中冷冷清清,連宮女都盡數削減,沒人在殿中伺候。
太后保養得宜的烏髮一夜之間白了大半,背脊都壓彎了不少。
一旁的老嬤嬤端著玉盤上的吃食,“娘娘,今日怎麼也要吃點東西,再這般下去身子可受不住。”
太后如何吃得下去,母族私自囤兵,謀逆之罪已定,根本沒有挽回的餘地,太子也被廢了。
皇后還自盡了,簡直是在告訴天下人,他們宓家造反未逞!
太后手中的佛珠越轉越快,如此大廈傾塌之際,她還能穩住一二,已是常人不能及。
太后閉著眼睛,想著這接連而來的事,想著皇后自盡的訊息,只覺事有蹊蹺。
她宓家不可能囤積重兵,這何來錢財,何來人力,可她也不能保證,哥哥是不是暗中謀取到烏古族寶藏,瞞著她行此事。
畢竟他當初確實提過一嘴兵力一事,但她只覺此事冒險,不可為之。
過後哥哥便也不再提之,也不知是不是瞞著她暗中去行。
她一時滿怒煩悶揮之不去,苦苦思索對策,“可查清楚了,皇后當真是自盡,沒有人從中做手腳?”
老嬤嬤自也希望有人從中做手腳,可惜皇帝已然派人細細查過。
沒有人做手腳,皇后乃是反鎖宮門,沒人能進去,內殿沒有一人,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