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新的目標(第1/3 頁)
這些天,興京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和市井百姓都在忙著討論國家大事。
這事確實很大,官員改制正在實施,左右丞相的位置被取消了,代之宰相和參知政事,並要成立內閣。
這才是大家關心的事,與之相比,律國的內亂、格物院的成立都是小事。
大家都是聰明人,成立內閣就是要縮小決策圈,屆時,五品官員也可以參與決策的場景就會消失。
以後大家可以在朝會上提出建議,但這些建議卻不會當場決定,需集中到內閣進行商議,拿出意見上報皇上。
這個程式讓有些人無法接受,認為耽誤時間。
但也有許多人贊同,朝廷的決策不是兒戲,必須慎重。
兩派意見不同,但有一點相同,擴大內閣的呼聲越來越高。
各部尚書想進入內閣,成為決策者之一。
各部侍郎積極支援尚書們的意見,他們現在是侍郎,下步可能就是尚書。
更有侍郎瞄著吏部尚書的位置,林毅之調任戶部尚書,蘇林出任吏部左侍郎的時間不長,這個位置應該在幾個老侍郎中產生,像王欽、曹中襄都有機會。
而這個機會是大家的,侍郎提為尚書或外放,又倒出幾個侍郎的位置給有心人,就像御史梁堅。
在這種態勢下朝中紛紛嚷嚷,而三大閣臣卻一言不發。
倒是李禎和劉太后態度明確,先建立內閣,暫時設立三大閣臣,下步如何安排?試試再說。
這個態度讓群臣愕然,內閣竟是試試的產物,按這個說法,內閣就是一個暫設衙門。
眾臣不信,可李禎和劉太后就這個態度。
於是眾臣分成無數個小圈子進行研究,得出一個結論,“內閣不是暫設衙門,但閣員是。”
他們不會懷疑,內閣竟然不包括宰相、參知政事和樞密使這三位重臣。
但懷疑,內閣成員可能不只他們三個。
這個結論讓各部尚書升起希望,他們進入內閣的可能性非常大。
然後就可以靜下心來研究下個議題,“誰幹的好事?”
在這件事上大家的想法高度一致,“只有蛇妖才能想出這麼妖怪的官制。”
這個結論下來,就有好奇者想去找蛇妖論論妖法,但想到人妖不兩立的做人原則,決定不找蛇妖了,去找蛇妖的老丈人林毅之。
可林毅之竟然變得也挺妖,回答起來妖里妖氣,“為能無愧於各位同僚,陳恪不說老夫不問。”
“真實情況是,陳恪從沒說過這事,老夫真的不知。”
這話說的,竟讓詢問者無話可說,轉過頭只能確定林毅之沾上了妖氣,說話妖里妖氣。
面對這種情況,這些官員束手無策,還發現御史少丞范仲淹一直默默不語。
范仲淹明白,他的改革摺子被李禎否定了,新的官制改革應該出於陳恪之手。
他不明白陳恪為何這麼規劃?解決冗官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裁撤官員,同時降低官員的收入以解決冗費問題。
可從實施的內閣制度來看,這個改革方案沒有裁撤官員的意思,倒有增設實職官員的傾向。
他看出來了,許多官員也都看出來,特別是那些散職官員,近日頻頻走動各政要的府邸,就是為想求個實職的位置。
見此情景范仲淹疑惑,“增加實職官員,支出不是更多嗎?”
他不解,而包拯也不解。
陳恪解釋:“朝廷所設定的官員主要集中在行政體制上,這是造成冗官的主要原因。”
“而對大興王朝的各項需要而言,我們的讀書人真不多,如何讓這些讀書人轉型才是關鍵,而不是裁撤他們。”
“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