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4/5 頁)
這讓她在音樂的道路上,一直受阻,然而這而並沒有讓她洩氣,並沒有讓他停止自己的腳步,依然唱出一首首的好歌,這一首this_is_the_life,是所有歌曲裡面,最好聽也最熱的歌曲。
在演唱的時候,因為聽力的原因,返送的聲音,都會跳得很大很大。這使她非常辛苦。
在紐約海選時,她以一首jessiej的《mammaknowsbest》打動了在場的4位評委。當她演唱完畢後,nickiminaj深有感觸地說:“你的演唱觸動了我的靈魂。”
現在,葉蘇以她的this_is_the_life觸動了在場所有人的靈魂。
雖然說很多人的英文不是那麼的好,但好的音樂,是不會受到語言的限制,而產生阻隔的。
每一首好聽的音樂,都能夠突破語言的藩籬,就如同這首歌,也不例外——
或許這麼說,有些離奇玄乎,但事實真是如此,好的音樂,光是節奏與旋律,便能夠讓人產生共鳴。
即使不懂什麼意思,但正是不懂什麼意思,才會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
這首歌,光是葉蘇的口哨開場,便算是驚豔絕倫,震驚了在場大部分人,緊接而來的歌曲,更像是狂歡的海洋,直接從舞臺上衝下,向四面八方衝去,只是剎那便將所有人完全吞沒!
被旋律海洋吞沒的所有人,渾身上下的每一個細胞,都在沸騰,都在歡鳴,都在雀躍!
即使很多人不喜歡這首歌的風格,最是討厭這樣的美式音樂,可強烈的節奏感,卻讓他們有些欲罷不能,身體的本能卻無法被掩蓋,被欺騙!
所以,即使不喜歡這首歌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首歌很好。這是一首,非常棒的歌曲。
與眾不同的口哨開端,強烈而有節奏的旋律,昂揚的唱腔,濃郁的美式風格,再加上每一下都彷彿能夠敲碎心臟的架子鼓聲——簡直讓人有些不敢相信,在這樣的地方,居然能夠聽到這首歌曲。
五百多人中,有一個人是外國人,是地道的美國人,和同學一起來到這裡感受日式的音樂的。
他很喜歡日式的音樂,不過,他對日式音樂裡面的一些英文歌,卻有些不屑一顧,因為那些歌曲,幾乎沒有例外,都有著一些日式英語的風格,顯得不倫不類,就像是蹩腳的模仿一樣,或是多,或是少。
或許在一個日本人聽來,這根本就沒有什麼,但是在他聽來,就感覺很怪了。
他從不認為,能夠在這個地方聽到什麼純正的英文歌。聽著葉蘇下一首歌是英文歌的時候,難免大失所望!直到這首歌曲完全唱出,才完完全全改變了他的看法。
這首歌,真的很high!
high到讓人有些無法形容。
而且……很怪的是,歌曲裡面甚至用到了一些典故,這樣的典故,不是熟知美國的人,根本不知道。但他卻能夠在歌曲之中,將這些唱出來。
這讓他有些不敢相信,這真的是眼前這個少年創作的?但這首歌,聞所未聞,多半是他所創作,實在是讓人摸不著頭腦。這個世界上,居然存在這樣的天才?
對其他人來說,關注點便不在這了,很多人的關注點是葉蘇的面孔有些年輕,甚至有些年輕的不像話,所有人都無法想象,這樣一個少年,到底是何等的才華橫溢,不過現在這卻不是關鍵,關鍵的是歌曲還在繼續。
這讓他們無暇思考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
“因為活著就只有生或死~
這就是生活~
我們會整夜搖滾這個城市~
這就是生活~
是的,我們可以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
這就是我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