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國慶之際,光州市文工團主推《蛻變》和《無名英雄》,在文工團劇院有安排演出,對居民開放,同時也有安排到各單位巡演,受到了廣大市民和各單位職工的一致好評。
當初李瀟瀟從軍區那邊交流回來後,帶回了《無名英雄》的劇本,當時話劇組內部還在學習與排練的時候,就緊接著發生了吳芳的事,所以當時還沒來得及公演,大家的重心就放到了《半邊天》上面。
現在呂洋已經受到制裁,吳芳也回歸到話劇組,事情告一段落,大家迎來了十一國慶,於是《無名英雄》正式對外公演。
雖然市民們仍是非常喜歡《蛻變》,但畢竟已經看過了,很多人甚至不止看了一遍,而《無名英雄》是新劇。
文工團話劇組的演出質量,大家有目共睹,因此對這部新劇非常期待,場次安排一共開,劇票同時發放,幾乎是被一搶而空。
回歸後的吳芳狀態非常好,《蛻變》的演員已經很充足,而《無名英雄》是群像劇,沒有哪個角色臺詞特別多,因此組內每個成員都能上手,因此李瀟瀟終於暫時可以從臺前轉為幕後了。
她和馮老師已經預想過了,國慶之後,群眾們肯定會要求再上《半邊天》的,畢竟之前就只來得及上一場公演。
而之前李瀟瀟曾設想過要做連續劇,設計單元劇的劇本,同一個主角,同一群配角,同一個時代背景,上演不同的故事,這樣既不會產生重複看同一部戲的膩味,又有利於讓這部劇的角色深入人心。
在她最初的設想裡,主角是男軍人,但故事還沒來得及完善,就先出了《半邊天》的劇本,而這劇本跟系列劇的劇本設定有相像之處,於是她打算直接改系列劇的設定,將裡面的男主人公改成女性,是《半邊天》裡的大女主馮鐵蘭,故事時間是馮鐵蘭退役之後。
這樣一來,《半邊天》就相當於是系列劇的前傳,增加了兩個劇的可看性。
所以,李瀟瀟雖然國慶期間不用上臺表演,但並不比臺上的演員們輕鬆,因為她要趕劇本。
不過,也多虧了這樣的安排,她的時間非常靈活。
比如說,她把做沙姜豬蹄、豉汁燜大腸、艇仔粥等的菜譜給了飯堂大廚們,大廚們試過都說好,甚至在飯堂做了一頓讓文工團成員們吃之後,各劇組的老師們就集體要求喊停,因為學生們吃得太多了,不利於身材管理。
大廚們扼腕嘆息,文工團不讓做,但回到家裡也馬上做給家裡人吃,因為大廚們都是住職工樓,家人也都在職工樓一起住,離文工團非常近,於是李瀟瀟厚著臉皮請大廚多做一份,她要拿給辛苦巡邏的團長。
田和區雖然離她家遠,但文工團就在田和區裡,因此她去找重鋒十分方便。
這天將近六點的時候,李瀟瀟還在文工團外等著豬蹄,就看到吳芳提著一大袋東西,從文工團裡面出來,臉上甚至還帶著妝,匆匆忙忙往外走。
李瀟瀟朝她揮了揮手:「師姐,哪兒呢?」
吳芳拍了拍手上的袋子,笑著說:「給白楊送個枕頭,他那傷不能壓著背,躺下也只能趴著,醫院的枕頭不合適,我給他做了一個,現在準備去醫院呢。」
李瀟瀟好奇地看了看,驚訝地「哇」了一聲,這枕頭居然是純手工的!
她問:「你這是託誰搞來的棉花啊?」
吳芳捂嘴笑了笑,無奈地說:「你也太看得起我了,我哪認識什麼人,就是拆了其他枕頭,用裡面的棉花填進去的。」
李瀟瀟恍然大悟,又笑嘻嘻地說:「師姐真是心靈手巧,師兄好福氣。」
吳芳臉色微紅:「他為我受傷,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李瀟瀟心想:嗐,這年代的人都好含蓄,要是有人問她是不是喜歡團長,她馬上就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