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女人的話騙人的鬼(第1/2 頁)
傍晚,隊伍終於抵達涇水河畔,阿不思兩萬人在雪地上扎滿了帳篷,炊煙裊裊,戰馬連鳴,此時營盤中人聲沸雜,號角震天,有數千人開始聚集起來迎接唐使。
突厥,這個大唐北境控弦百萬的強敵,終於分崩離析了,東突厥已經被王忠嗣的橫塞軍剿滅,西突厥還在西域苟延殘喘。這阿不思原本是西突厥鐵勒部的可汗,自稱雄鷹王,歸順大唐後賜漢名李獻忠。
突厥兵馬的甲冑雖破舊粗糙,但光鮮威武的千牛衛完全沒有那股殺氣,甚至連精於訓練的龍武軍也有所不及,這些突厥人就像一頭頭野狼,雖然他們已經臣服於大唐,但骨子裡的好戰野性驅使著他們沒有低下頭顱,草原人就是這樣,只崇拜強者,而眼前這些養尊處優的長安兵馬顯然不被他們尊敬。
雲麾將軍楊洄還在前面狐假虎威,若沒有大唐整個帝國作為他的後盾,憑他這身中看不中用的盔甲在戰場上早已被射成了刺蝟。
“臣李獻忠拜見諸位尊使!”
突厥這邊為首一人拜身迎接,穿著突厥人特色的箭袖常服,如唐人般束髮戴冠,後面是一眾部族骨幹紛紛跪下。
楊洄這二十騎千牛衛往兩邊分開,涼王攜眾也一併下馬,內侍高靜忠眉開眼笑道:“懷化大將軍快快起身。”
為首之人起身抬頭,這張臉竟不似突厥人普遍的粗獷,反而英氣十足,他正是雄鷹王阿不思。
兩方稍作寒暄後往中軍王帳走去,千牛衛和龍武軍從讓開的突厥兵馬前透過,張不良正在好奇打量,驚見一射手模樣的突厥人,看著裝應該在部族中地位不低,長髮用銀飾紮成一縷縷長辮,膚色偏褐,最怪異的是他那對眼睛,像極了鷹眼!
這世上都有孁兒口中的妖,那草原裡有這種怪異人種倒也不足為奇了,難道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世界確實如此,只是後來都消失退化了?
本次會見的重要人物都落座在了王帳內,阿不思和涼王壽王坐於上方主位,高靜忠及一眾鴻臚寺官員分坐兩邊,而張不良和孁兒被安排在帳內守衛。原本楊洄安排了另外兩位千牛備身,可高靜忠欽點張不良和孁兒入內,自然是託了繡衣衛的面子。
其實楊釗見高靜忠時並未說清此行繡衣衛的目的,所以高靜忠誤會成了繡衣衛是來調查阿不思的,因此特地安排張不良和孁兒在王帳內探聽。
相伴在阿布思身邊的是他的夫人,穿著魏晉風的長襟裘衣,方才聽千牛衛中說她是草原第一美人,張不良出於好奇悄悄瞄了一眼,確實韻味迷人,不料迎來孁兒“誇讚”的眼神,她心理一定是讚了聲登徒子。
阿不思盡地主之誼搬上了諸多草原美食,可涼王與赤慕煙卻一口不沾,因為這些美食除了肥美不羶的羔羊肉,還有精製的馬肉,在草原上馬肉只有貴客才能享用,可整個北涼軍上下有個鐵律,不可食馬肉。
這阿不思明明已經漢化,但為何不以中原美食宴請諸位貴使?
壽王也主動笑言吃不慣這馬肉,實則是為了給涼王和郡主解圍,張不良一路觀察發現壽王與涼王關係莫逆,看來之前在大理寺壽王出面為張不良作證,其中一個內情想必也是為了不想涼王輸了北庭都護一職。
在座只有高靜忠率先領悟了阿不思的用意,一副胸有成竹的笑意,果然阿不思叉手賠罪道:“請涼王和殿下見諒,此次我部從朔方匆忙行軍,帳下只剩這些草原上的粗食,是臣疏忽怠慢,還望見諒!”
阿不思的用意無非有二,既說明自己一直乖乖待在屬地與外界並無聯絡,又在向長安叫苦叫窮。
李靜忠當即朝天叉手,安撫道:“聖人時常褒讚大將軍之勞苦功高,為大唐守北境草原之安,此次徵調平叛也是聖人對大將軍的倚仗,請大將軍放心,不日長安就會運來糧草輜重,只待兵強馬壯,再建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