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第2/2 頁)
除了段然自己的錢,段然還管著他的知青老師的,以及知青老師幾個同(lg)事(dao)的。
掙錢這種事情,吃獨食是要不得的,容易噎著。
“這麼多?”王小青驚訝道。
段然嘆了口氣,說道:“以後乾的是花錢的活,趁著現在先攢點,省得以後不夠禍禍的。”
“你這種想法不對!”王小青說道,“雖然我不知道你想幹什麼,但是不管從事哪一個一個行業,只有保證利潤,才能健康長久的發展。
否則,即使你有再偉大的成就,對於這個行業的貢獻其實也不大。因為其他人不能按照你這個路子走下去,終究是曇花一現。”
不得不說,王小青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高通不管是專利收費還是晶片收費都及其不合理,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前世那些手機公司還跟他合作,而不是走自研的路子?
為了保證自己活下去!
不是每個公司都是hw,背後有強大的電信業務作為支撐。
即使強大如hw,還曾有一段時間想要賣掉手機業務。
可見自研這條路有多難走。
投入的資金不可計算,還不一定能研究出來成果。
即使能研究出成果,短時間內也難以和這些專業的老牌公司競爭。
假設市場上有兩部手機,一部是高通驍龍處理器,便宜流暢。另一部是手機廠商自研的處理器,價格稍貴而且時不時卡一下。
消費者會選擇哪部?
這時候就有疑問了:為什麼自研處理器價格貴?就不能便宜一點賣?
研究經費這個大窟窿得補上啊!
消費者和市場不會為創新情懷和精神買單,只會為質量和使用體驗掏錢。
想通了這些,段然激動地一把抱住王小青:“你真是我的明燈!我知道以後的路要怎麼走了,我要走一條不一樣的路,一條自研也能賺錢的路!”
自研不是重點,賺錢也不是重點,它們合起來才是。
對於二十一世紀的人來說,這是一場見證智慧手機這個行業發展到2020年,回頭反思之後,進行的大型實踐活動!
是對反思之後,那無數個假如的回答:
假如當時我們手機晶片自研,現在會怎麼樣?
假如當時手機廠商沒有選擇高通,反而去跟德州儀器合作,共同開發會怎麼樣?
假如我們有自己的手機系統會怎麼樣?
……
這場實踐活動,只有段然能有幸進行。
活動成果如何,大概只有段然一個人能看到。
這些假如的答案,大概也只有段然一個人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