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第1/2 頁)
更悲催的是,鍾意尋手裡沒有錢。這些年,姜家雖然管吃管住,但要說工資,是真的一分沒有,偶爾發點節氣紅包,金額也非常有限,僅夠日常零花。
在姜珊看來,開頭兩年,鍾意尋作為小姑子照顧自己和兒子是應該的。等到她和鍾意千離婚,鍾意尋的留下更是在替她哥的背叛贖罪。總之,怎麼都是女主角有理。
離開姜家後,鍾意尋想回從前和奶奶一起生活的老家,可是兩者距離太遠了,車費也貴,她只得去打工,在餐館洗盤子,到後廚當切菜工。好不容易攢夠回家的花費,還遇到了騙子……
夢的最後終止於錢被騙走,她無助的當街大哭之時。
反正自己如今的處境已經不能再壞了,鍾意尋決定相信這個夢一次。
這麼想著,她睡了過去。
再有意識時是被一陣說話聲吵醒,隔壁的空床來了新病友,是一個初中小女孩,中午放學回家的路上被一輛摩托車撞到腿。
女孩文文靜靜的,看得出來學習很刻苦,小腿打著石膏還在堅持背書,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見漁人……便要還家、便要還家、」
鍾意尋被對方卡得著急,下意識接了一句,「設酒殺雞作食。」被女孩控訴的看了她一眼,「姐姐,不準提醒我。」
「好。」鍾意尋點了點頭,笑到一半,後知後覺意識到不對勁:不應該啊,她怎麼會背書了?
接下來,彷彿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鍾意尋跟著隔壁床女孩的節奏,依次在心裡默背了《桃花源記》《小石潭記》《北冥有魚》還有《核舟記》。
按以往來說,別提這些八年級學過的文言文,就是連續三年背誦的高考必考古詩,很短的那種,她都背得磕磕巴巴。
此時此刻的鐘意尋終於察覺且找到了她噩夢醒來後看東西格外清晰的原因:她好像變聰明瞭。不,確切來說,是她的大腦不再混沌,恢復正常了。
鍾意尋從小就是笨小孩,被鑑定過智商的那種,上課聽不懂,考試回回倒數。親生父母嫌棄,同學嘲笑,老師教了幾次也無聲嘆氣。
沒有人知道她有多努力,課堂要求背誦的內容她念過千百遍,數理化公式一頁一頁的抄寫,課本都快被她翻爛了。
可是她越努力,就越無力。說出來都沒人信,鍾意尋覺得老師講的知識她是能聽懂的,就是隱隱隔著一層什麼,不能細究,不能深想,一想就迷糊,腦袋裡好似蒙了一層霧。
現在鍾意尋懂了,這層霧應該是小說劇情的桎梏。因為作者給她設定的人設就是愚笨,她自然要身體力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將這兩個字貫徹到底。
如今劇情的控制失效,她的智力恢復原本該有的水平,哪怕不是什麼天才,這些年來的勤學苦背終究讓她受益。
好比一個屋子,看似很亂,但什麼都有,只需稍加整理,就能正常生活,鍾意尋腦海里的知識便是如此。
因此,即便不清楚自己突然覺醒自我意識的原因,也不妨礙鍾意尋開心。做一個正常人原來是這種感覺,真好,她甚至開始感謝起上午的噩夢。
傍晚,消失了一下午的劉蘭草再次出現,身後跟著一串蔫頭蔫腦的兔崽、哦,是害她受傷的那幾個男同學,以及他們的家長和班任。
「對不起。」早上還囂張的不行的幾個男生,此時齊刷刷站在病床前給她鞠躬道歉,身後的家長也賠著笑臉不斷說好話。
闖禍的人來得如此齊全,態度還如此誠懇,自然不是因為他們有良知會反思,而是忌憚於劉蘭草的手段。
整個下午劉蘭草也沒忙別的,就去學校裡討說法,老太太也不吵鬧,心平氣和喊家長,有理有據談條件,言語中還不忘透露她兒子的律師身份(叉燒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