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夜長安)(第1/2 頁)
夜長安這個名字是他給自己起的,長安長安,長久安泰,自己希望安泰的不僅僅是這個世間。
夜長安其實就是顧宵,不對,更準確的來說是未來的顧宵。
那些過去的記憶在過去了十年的時間之後,更是如上輩子一般,模糊卻又時刻刺痛著自己。
自己大概是在五、六歲那年,在母親在自己面前自盡那天,才終於見到了自己的親生父親顧城。
對於父親的模糊認知自己基本上只能透過母親發病時的叫喊勾勒,因為正常時的母親對於這個人的名字都絕口不提,更不準婢女們提,所以即便自己撒潑哭鬧也都無濟於事。
當年懵懂的自己怎麼也想不明白為什麼父親要軟禁母親和自己,母親又為什麼那麼憎恨父親和自己,直到那一天自己在太學遇到了太子,太子告訴了自己真實的身份,自己才終於明白母親為何瘋魔至此,明白父親為何如此冷酷。
母親就是那位被父親率兵奪城滅族的夜朝皇族——辰螢公主。
難怪母親發病時總是紅著眼珠,面目猙獰的唸叨著復仇,又總逼著自己發誓一定要復仇,當時的自己怎麼也不明白;更難怪父親這麼多年連名分都未曾給過母親,更從未曾看過自己一眼,即便母親死後自己回到顧宅也不曾多教導什麼,只是丟進京北監讓自己混著日子。
想來以後自己的下場也會步上母親的後塵吧。
可自己不甘心啊!為了能活下去,為了死去的母親,為了被屠的族人,自己又怎麼可能甘心!
那天自己答應了太子的招攬,為了變得更強從那日起自己便開始了沒日沒夜的練功,即便拉弓拉到虎口崩裂潰爛,練刀練到手臂折斷暈厥也不曾喊過一句累,更不曾如其他孩子般哭鬧,因為那時的自己就很清楚這世上根本沒有人會在乎自己的眼淚。
後來為了博得太子的信任,為了能有一席之地,自己自願進入九死一生的暗營,只為保護住太子唯一在乎的弟弟李牧,在暗營中很多很多次自己都已經是彌留之際了,可終究還是靠著深入骨髓的仇恨挺了下來。
雖然父親極力阻止自己入仕,但靠著這個投名狀太子開始信任並重用自己,靠著心中的仇恨和一次次生死相搏,一步一步自己終於從元家軍的一個士兵走到了一方將領的位置上。
也不知是不是真有因果報應,很快自己便等來的報仇的機會,西北邊境外族大肆集結軍隊,一路壓境,涼州衛告急。
當時還是先帝在位,因為先帝的整日懈怠朝政,大肆造設行宮,常年苛政重稅,朝中官員也是上行下效,只知結黨營私、收斂銀錢、阿諛奉承,一說到領兵去支援涼州衛一個個都當起了縮頭烏龜。
唯二元家兄弟兩人爭搶上奏自薦,可笑的是先帝確聽信了李言忠所說的,元家軍在東南已然風頭太盛,不可再重用元家,怕其功高震主的饞言。
也虧得如此,自己才能靠著太子的舉薦得到這次至關重要的領兵機會。
早在這之前自己便已經探知了李言忠想靠著將李牧的皇族身份套在自己兒子身上的把戲,扶持兒子篡位的陰謀。
敵人的敵人便是盟友,自己假意投靠搭上李言忠之後,復仇計劃就簡單多了,李言忠負責在西家軍中安插奸細偷出佈防圖並透露出去,自己則設法拖慢十萬援軍的行軍速度,讓西家軍根本等不到援軍。
計劃果然成功了,涼州城一破,外族們的鐵騎便如入無人之境一路南下,勢如破竹,燕雲十六州幾乎全失,趁著外族入侵李言忠囤積已久的內反也徹底爆發。
這種局面先帝根本無力挽回,只能臨危下詔傳位太子,可惜墉王和盧王早已有了謀奪儲位之心又怎麼可能乖乖稱臣,三王相爭京畿之亂爆發,雖然最後還是太子贏了,可太子也被重傷,若不是顧城以命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