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入學(第1/6 頁)
轉眼間,周軍就到了入學的年齡。在那個年代,周軍所生活的小村子彷彿是被世界遺忘的角落。村子坐落在一片連綿的山脈腳下,四周被鬱鬱蔥蔥的山林環繞。這裡遠離城市的喧囂,寧靜而古樸,但也正因如此,交通極為不便。學校在村口村委大院旁邊,道路曲曲彎彎,上下坡不斷切換,還要路過一條蜿蜒的河流,這段路直線距離看似不遠,然而實際行走起來卻有足足五公里的路程。
對於年幼的周軍來說,這五公里的上學路就如同一場漫長的冒險。每天清晨,天還未亮,周軍就得早早起床,簡單洗漱後,背上破舊的書包踏上求學之路。有時候,遇到下雨下雪天,道路溼滑,一路上,跌跌撞撞,都要靠大家的幫忙才能到校。
村子位於山區深處,地勢崎嶇不平。周圍的山脈連綿起伏,將村子與外界隔絕開來。唯一的一條通往外界的道路也是坑坑窪窪,崎嶇難行。由於村子地處偏遠,人口稀少,政府在規劃學校的時候,只能選擇在相對中心的位置建設,這就導致了村子裡的孩子們上學要走很遠的路程。
而且,村子與學校之間還隔著一條河溝。如果繞路走,雖然安全,但路程會增加兩公里。對於孩子們來說,兩公里的路程意味著更多的時間和體力消耗。所以,為了節省時間和體力,很多孩子都會選擇穿過河溝去上學。然而,河溝裡的水在雨季的時候會變得很深,水流也很湍急,非常危險。但即使如此,孩子們也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小心翼翼地過河溝,繼續他們的求學之路。
然而,在上學的漫長路途中,那兩公里的差距對於周軍和他的同學們來說可不是一個小數字。為了能多一些時間休息或者玩耍,也為了能早點到達學校開始一天的學習,他們毅然選擇冒險走河溝。儘管大人們總是再三叮囑走河溝很危險,但孩子們心中那股對便捷的渴望戰勝了恐懼。每次踏上走河溝的路,周軍和同學們都像是一群勇敢的小探險家,懷揣著既緊張又興奮的心情。
這條河溝並不寬,大概四五米的樣子,但它的水流卻變化多端。在旱季的時候,河溝裡的水淺淺的,只沒過孩子們的腳踝,清澈的水流可以看到河底的沙石和遊動的小魚小蝦。孩子們會一邊走一邊嬉戲,偶爾還會停下來捉幾隻小魚放在瓶子裡,準備帶去學校向同學們炫耀。然而,到了雨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河水會迅速上漲,變得渾濁而湍急,水流的力量足以把一個成年人衝倒。這個時候走河溝,就像是在進行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
河溝的地形也很複雜,兩邊是陡峭的土坡,上面長滿了野草和野花。有時候土坡會因為雨水的沖刷而坍塌,露出黃色的泥土和石塊。孩子們走在河溝裡,必須小心翼翼地選擇落腳的地方,以免滑倒或者陷入泥潭。而且,河溝裡還有一些大石頭,孩子們需要踩著這些石頭過河,稍有不慎就會掉進水裡。
周軍每次走河溝的時候,心裡都充滿了緊張和害怕。他會緊緊地跟著同學們,不敢有絲毫的鬆懈。他看著湍急的水流,心裡想著如果自己掉進去了會怎麼樣,會不會被水沖走,再也見不到爸爸媽媽和哥哥了。但是,他也知道,如果不走河溝,就要多走兩公里的路,那樣會很累,也會遲到。所以,他只能鼓起勇氣,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他的同學們也有著類似的心理感受。有的同學會互相鼓勵,說大家一起走就不會害怕了;有的同學會默默地祈禱,希望河水不要漲得太高;還有的同學會唱起歌來,給自己壯膽。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之間的友誼也變得更加深厚,他們一起面對困難,一起克服恐懼,一起成長。
在周軍的上學路上,大哥就像是一座堅實的靠山。每當周軍在河溝前犯難時,大哥總會及時出現,用他那寬厚的後背為周軍撐起一片安全的天空。大哥比周軍年長几歲,身體也更加強壯。他深知弟弟上學的不易,所以總是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