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改過自新(第1/2 頁)
凌虛在施展管鮑分金功法,融合《列女仁智圖》的畫意後。
利用公平之秤,轉移十絕針中攜帶的十種戾氣,對應列女的幻象也依次出現,而後翩然消失。
在她們消失之際,分別帶走了一枚十絕針。
蘇清薇經過一番掙扎,終於掙脫了束縛,脫離了困境,然而,她卻並未出手偷襲。
她靜靜地佇立在一旁,雙眸盯著,最後依次出現的五位烈女,那眼神中,先是滿含詫異與震撼。
漸漸地,竟被深深的仰慕所取代,與此同時,一絲愧疚之色,也悄然爬上了她的面龐。
她想起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種種行徑,那些不堪的往事,湧上心頭。
與眼前義薄雲天、高風亮節的烈女相比,自己所做的一切,實在是令人汗顏。
她只覺無地自容,心中五味雜陳,既有對烈女的敬佩,也有對自己的深深自責 。
第六位烈女,是衛靈公的夫人南子,雖行事偶有逾矩,卻也絕非泛泛之輩。
她聽聞孔子前來,便差人邀孔子相見,孔子以禮相待。
南子在政治上頗有見地,常幫衛靈公處理政務,在衛國朝堂翻雲覆雨。
她代表著精明幹練,帶走的是象徵拖沓顢頇的十絕針。
第七位烈女,是晉國大夫羊舌肸的母親羊叔姬,她觀察孫子楊食我,心中暗忖:此子日後恐生事端。
待楊食我漸漸長大,行為舉止盡顯乖張。羊叔姬多次苦口婆心,勸羊舌肸:
“此子性情乖戾,你務必嚴加管教,否則禍不遠矣。”
怎奈羊舌肸充耳不聞,只當是婦人之見。果不其然,後來楊食我參與叛亂。
致使羊舌氏家族,一朝之間抄家滅族、土崩瓦解。
她代表著高瞻遠矚,帶走的也是帶有急功近利戾氣的十絕針。
第八位烈女,是齊靈公夫人仲子,為人守正不阿,剛正不阿。
她生下兒子牙後,齊靈公鬼迷心竅,想廢太子光而立牙。
仲子聽聞,大驚失色,趕忙跪地相勸:“廢嫡立庶,此乃大不祥之事,萬萬不可啊!”
說著,聲淚俱下,苦苦哀求。可齊靈公一意孤行,全然不顧。
仲子見勸說無用,以死力爭,卻也未能改變靈公的決定。
後來靈公病重,太子光被迎回。靈公一死,崔杼當機立斷,立太子光為君,還將支援牙的高厚斬殺。
她代表著守正不阿,帶走的也是象徵歪門邪道的十絕針。
第九位烈女,是晉範氏家族的一位女性,在晉範氏家族中,以其深謀遠慮而聞名。
她平日裡對家族事務或晉國政治,常常深思熟慮,出謀劃策,令家族眾人欽佩不已。
她代表著深謀遠慮,帶走的也是象徵淺見寡識的十絕針。
第十位,是魯國漆室邑的一位女子,雖未出閣,卻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她觀察魯國政治局勢,見亂象叢生,心中暗自叫苦。
一日,她長吁短嘆,踱步於庭院中,喃喃自語:“國之將亂,大廈將傾,百姓又將何去何從!”
她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其拳拳愛國之心,令人動容。
她代表著憂國憂民,帶走的也是象徵麻木不仁的十絕針。
蘇清薇看著依次出現的烈女形象,面如死灰,雙手揪著衣角,眼神空洞遊離。
往昔犯下的樁樁錯事,在腦海中不斷翻湧。被她傷害的人的面容,縈繞不去,令她冷汗涔涔。
她臉色慘白,毫無血色,雙腿一軟,“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伏地,額頭緊貼地面,瑟瑟發抖。
“我做了太多錯事,簡直是罪大惡極、罄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