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這難道不是對始皇帝的背叛嗎(第1/4 頁)
面對孫策的問計,魏滕面容十分剛直嚴肅。
他作為會稽郡世家大族、地方豪強的代表,其實利益跟孫策並不完全一致。
勢力壯大到如今程度,整個勢力就再非所有人皆唯孫策一人意志。統治區域內,每個勢力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
魏滕的意願就是儘量保證會稽郡長吏、豪傑不會因為更換太守而利益受損。所以孫策詢問他該如何穩定人心,他的想法自然是先穩定地方長吏的利益,爭取所有人都仍舊平穩在位,不受影響。
但他也有大量跟孫策利益一致的地方。而且利益非常顯著的高度趨同,那就是他也不希望會稽郡發生叛亂。不論是地方豪傑、山越部落還是郡縣長吏,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叛亂對他而言,都不可接受。
畢竟孫策對他予以重用,接納進入核心,允許參與機要。他也理所應當的期望會稽郡能夠治理平民,政通人和。
但這顯然是在痴心妄想,僅在山陰縣境內就有宿賊黃龍羅聚眾數千,盤踞山林。整個會稽,一郡十四縣多山陵險阻,似黃龍羅這種的強宗驍帥不可勝數。
於是魏滕鄭重的說道:“明府欲安人心,我以為首先要定安何人之心。”
當然是安百姓之心!
孫策近乎本能的想了一個答案。
你魏滕總不至於是東漢文彥博,說出是“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這種話吧?
不過雖然心有疑惑,孫策還是看著魏滕,耐心的等他繼續說下去。
魏滕見孫策虛懷若谷,當即便繼續率直而談,沒有任何避諱,針砭會稽時弊。
“會稽人心素來各不相同,不僅明府如此,此前王府君治軍亦是如此。而人心者可分為豪傑之心、宗帥之心。”
豪傑之心和宗帥之心?
孫策面露詫異,講道理這兩個詞,孫策幾乎沒有聽過。不過略微思考了一下,孫策覺得倒是充滿了漢末,會稽這片土地的風格。
其實豪傑之心,完全可以歸為會稽民心。按東漢莊園經濟的經濟基礎,這些大豪強、大豪傑不僅對下掌控了大量人口,對上也霸佔了大量吏員職位。很多郡縣豪傑皆是舊族豪俠,家中有賓客千餘家,橫行郡縣,入亂吏治。
獲得了這些豪傑的支援,就等於獲得了吳郡長吏擁護和一郡十四縣普通百姓的民心。
但關於宗帥之心,孫策則沒太明白,看著魏滕,問道:“何謂宗帥之心?”
魏滕目光正視孫策,帶著審視的意味,然後直接說道:“宗帥之心,即地方強宗驍帥之心。會稽郡不比吳郡平寧,一直有大量宗帥聚眾數千人,或橫行於郡縣,或嘯聚于山林。此類軍兵,不敬官府,杖兵野逸,時觀間隙,出為寇盜,伺機叛亂。明府是否打算亦安其心,如王府君故事?”
孫策瞬間明白魏滕言下之意了。
這安會稽人心,究竟安的是誰的人心。
必須要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叛亂只在孫策治下才發生?在王朗、劉繇統治時期,會稽甚至整個江東都不發生叛亂?
顯然並非如此!因為叛亂這件事,你顯然要有資格談叛亂才有可能進一步去應對。
連掌控都沒辦法掌控,哪來的資格去談叛亂?
這些強宗驍帥,在王朗治理會稽時,就一直存在。只是王朗顯然沒能力去應對,所以根本沒辦法說他們是叛亂。甚至為了站穩統治,不得不跟他們達成默契,允許他們存在。
而如今孫策佔據會稽,那就要定下,要不要安這些宗帥之心。
會稽山越、宗賊的叛亂從未平息,一直存在,就看孫策願不願意安穩其心,認可其割據地方,無視郡縣的地位了。
而念及此,孫策毫不猶豫的一揮手,斬釘截鐵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