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第2/2 頁)
)。這些數字不包括那些在我軍向託爾曼進軍中志願放下武器加入俘虜行列的敵軍,包括在庫克被切斷的敵軍,在魯西歐周圍的敵軍,在莫茲裡東坡和南坡陣地上的敵軍,以及在馬特加北坡的敵軍。
我們最不能理解的敵軍是莫茲裡的薩勒諾旅1團。混亂和無所作為經常導致災難性後果。群聚效應減低了領導層的權威。當時即使是一個軍官操起一挺機槍開火都能挽救這個團,或至少能讓這個團雖敗仍猶榮。如果這個團的軍官能率領他們的1500名士兵和隆美爾分隊對陣,我們肯定不能在10月26日奪取馬特加山。
在1917年10月24-26日的戰鬥中,當我們從敵軍側後進攻時,多個義大利團認為他們所處的局勢無可救藥,並早早地放棄了戰鬥。意軍指揮官缺少果斷性。他們不適應我們靈活的攻擊戰術,此外,他們不能有效地控制他們的部下。尤其是,和德國人開戰並不受歡迎。很多意軍士兵戰前在德國工作,把德國當成第二故鄉。普通士兵對德國的態度可以從莫茲裡意軍士兵喊出的&ldo;德國萬歲&rdo;的口號中清晰地體現出來。
幾個星期以後,山地兵和意軍在格拉帕(grapa)地區再次交戰。在那兒意軍戰鬥地很頑強,無愧於士兵地稱號,我們沒能重複在託爾曼地成功。
對於符騰堡山地營在戰役初期成功的評價,可以從阿爾卑斯軍(指揮官馮圖斯切克vontutschek)1917年1月3日的每日通報(orderftheday)中體現出來。其有關通報如下:&ldo;攻佔格羅夫拉特山脊導致了整個敵軍防禦結構的崩潰。在果斷的sproesser少校,以及其他勇敢的軍官指揮下的符騰堡山地營是其中的主導力量。隆美爾分隊對庫克,魯西歐的佔領,以及對馬特加陣地的滲透引發了我軍對敵軍的大規模追擊。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