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亂而擊之(第1/2 頁)
幾日後,曹操大軍浩浩蕩蕩向江東進發,戰船蔽日,旌旗飄揚。孫權這邊,周瑜、魯肅等一眾將領嚴陣以待,水寨中戒備森嚴,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
與此同時,甘寧在長沙苦苦支撐,一方面派出使者試圖緩曹仁的進攻,爭取喘息之機;另一方面緊急徵兵訓練,加固城防工事。
但長沙內部因為各方勢力的滲透和攪局,民心浮動,一些豪強大族也開始動搖,暗中與司馬懿或劉璋,張魯接觸,尋求新的靠山。
司馬懿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他深知,曹操與孫權一旦開戰,無論誰勝誰負,都會元氣大傷,而這正是自己坐收漁利的好時機。
他一邊加緊南中軍隊的訓練,一邊又派出多路密探,深入曹操和孫權的後方,收集情報,試圖尋找他們的弱點,以便在關鍵時刻給予致命一擊。
然而,就在司馬懿自認為一切盡在掌握之時,意外卻接踵而至。曹操帳下的一位謀士程昱,經過一番縝密的分析,對那封偽造的書信產生了懷疑。
他暗中展開調查,竟發現了司馬懿安插在曹操軍營中的死士蹤跡,雖然死士巧妙逃脫,但程昱已經隱隱察覺到背後有一股神秘勢力在操控這一切。
程昱將自己的懷疑告知曹操,曹操聽後臉色陰沉,他意識到自己可能中了別人的離間之計。但此時大軍已經出征,若貿然撤兵,不僅會顏面掃地,還可能給孫權可乘之機。
曹操權衡再三,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同時加大對內部奸細的排查力度。
孫權這邊,也透過情報網路發現了一些不尋常的跡象。他的謀士陸遜察覺到,荊州局勢的混亂似乎並非偶然,背後可能有一股勢力在蓄意攪局。
陸遜建議孫權暫且放下與曹操的對峙,先集中精力查明荊州的真相,以免陷入更大的危機。
而在蜀地,劉璋的一些臣子對與司馬懿合作一事提出了質疑。他們認為,司馬懿遠在南中,勢力不明,貿然開放關卡讓其軍隊進入蜀地,無疑是引狼入室。劉璋本就生性多疑,聽了這些諫言後,心中又開始動搖,對合作一事態度變得曖昧不清。
司馬懿得知這些變故後,心中大驚。他沒想到自己精心佈置的棋局,竟然因為一些細微的破綻而面臨崩盤的危險。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謀略家,很快便鎮定下來,開始思索應對之策。
“看來,各方勢力都已經察覺到了我的存在,並且開始反擊了。”
司馬懿在書房中來回踱步,眼中閃爍著寒光,“不過,這還遠遠不夠,我司馬懿絕不會輕易認輸。
既然他們想要玩,那我就陪他們玩一場更大的。”
沉思片刻後,司馬懿喚來自己的智囊團,商討下一步的計劃。
經過一番縝密的調查和分析,荀彧終於查明瞭那封神秘密信的來歷。令人驚訝的是,這封密信竟然與司馬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當這個訊息傳到曹操耳中的時候,他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此時的局勢異常複雜,曹操深知自己面臨著諸多困境。一方面,南方的南中地區出現了復興,如果要出兵征討,就必須分兵前往。
然而,一旦分兵,其他幾個方向的敵人也會趁機而動。東面徐州的張羽一直虎視眈眈,時刻準備著對曹操的領地兗州發起攻擊;
西面漢中的張魯擁兵自重,對著宛城虎視眈眈,也是個不小的威脅;
而南面的孫權更是大軍壓境,其水軍之精銳讓人忌憚不已。
曹操在營帳內來回踱步,心中反覆權衡著利弊得失。若是貿然分兵去討伐南中,很可能會導致後方空虛,給其他三方勢力可乘之機。
但如果放任南中的叛亂不管,又恐其坐大,日後難以收拾。一時間,曹操感到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抉擇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