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放河燈(第1/2 頁)
櫻寶去喊弟弟回家吃飯,就見兩弟弟與魏湛在果園裡刨地。
姜武瞧見姐姐,興奮地指著刨出來的一片地道:“你看,這都是我們跟魏湛挖的。”
櫻寶眼皮直跳,拉著倆弟弟往回走:“幹嘛叫他刨地?”
姜傑辯解:“他自己願意的。”
姜武:“他想吃菜,就去挖地了。”
櫻寶:……
回到家,給弟弟洗乾淨手臉,讓他倆去吃早飯。
姜三郎邊喝粥邊道:“回頭送那孩子去陳族長那裡吧,畢竟是陳老栓家的客人。”
陳老栓到底也是陳氏族人,跟陳族長也敘得上親。
“送那邊也好,在咱們這裡也不是事兒。”自家跟陳老栓算是結了仇,對於他家親朋啥的,春娘著實不敢拉扯太多。
但想到那孩子的落魄,終歸心有不忍,春娘便拿了一個雞蛋又拿了兩塊月餅送去。
魏湛接到春娘送來的東西,鼻子一酸就落下淚來,抽抽噎噎道了謝,剝開雞蛋殼吃雞蛋。
他在外頭流浪好些天,雖然興奮刺激卻也倍受辛苦。
有好幾次他都後悔了,很想跑到驛站求助,但都被他忍下。
一路乞討加上風餐露宿,最後終於回到這裡。
現在想來,那些辛苦都是值得的,他終於獨自完成一次人生壯舉。
春娘見這孩子落淚,心裡更是不忍,摸摸他腦袋說:“回頭帶你去陳族長家,等過完節,他們會想辦法聯絡你家裡長輩。”
魏湛一聽懵了,連忙搖頭:“不要!我哪裡也不去!我就住這裡。”
見春娘不言語,魏湛眨巴眨巴眼,又開始抹眼淚。“嬸嬸,你別送我走好不好?我會幹活,還會挖地。”
說著將雙手伸出來給春娘看,“你瞧,我今早挖地將手心都磨出泡了,可我一點都不怕。”
春娘低呼一聲,捧起他一雙小手,“怎麼弄成這樣?”
她也有孩兒,看到這孩子的慘狀自然就聯想到自己兒女,不免心痛。
“我回去拿藥給你。”
春娘說完急匆匆回家,拿了藥粉又轉回給魏湛上藥。
她沒瞧見,魏湛一閃而過的狡黠笑意。
給魏湛上了藥,春娘轉回家中,對丈夫道:“那孩子怪可憐的,咱們暫時收留他一陣子吧,唉,我一瞧見他那樣兒,就想到寶兒當初被拐走的情景。”
姜三郎皺了皺眉,最終點頭:“好吧,等過完節無論如何也要送他去村裡。”
晚間,全家一起過中秋節,春娘索性將魏湛也叫來吃飯。
這會兒魏湛已經洗乾淨,還換上元寶的舊衣裳,連腳上壞掉的鹿皮靴也換成元寶的布鞋。
吃飯前,姜成將一個個燈籠點亮,掛在院子外的竹塔上,足足掛了十八盞。
姜大郎與姜二郎將香案抬出來,擺在竹塔南邊。
香案上供奉上一盤月餅,一碗棗子,一盤鴨梨,一盤柿子,還有一把紮起來的稻穗,再給香爐裡插上香,讓家裡孩子一個個過來拜月。
這裡祭月有講究,只有未婚的男女才可以祭拜,意思讓月老牽個紅線,日後尋個好媳婦(好夫婿)。
當一輪圓月升起,從姜成開始,姜家孩子一個個上前,捻香跪拜。
魏湛見他們都拜了,自己也跟在後面有模有樣地跪拜叩頭。
拜完月,全家回院子裡吃團圓飯。
姜大郎家院子裡擺了兩張桌,大人一桌孩子一桌。
今晚由燕茹掌勺,雞鴨魚肉做出不同花樣,滿滿擺了兩大桌。
吃完飯,燕茹帶著孩子們去放河燈。
當然,南坡沒河,她們只能去水塘放放意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