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大封功臣(第1/4 頁)
天熹元年,八月初三,呂皇秦帝登基後,第一次大朝會。
上朝的大臣除了原來平州的班底之外,還有少數大黎王朝的舊臣。
沈碗、周承中這些舊臣,都是經過篩選了的能臣,並且沒有違法亂紀之事。其中林染和王元赫然在列。
他看到林染和王元兩人,心裡不滋味,這兩人在呂皇一入駐長安的時候就投靠過去了,然後就被她重用了。
這兩人協助章仲賢稽核大黎有問題的官員,他們還能站在這,是過了他們那一關的。
接著,平州的班底大臣和大黎王朝的舊臣在大殿相遇了。
雙方面面相覷,頗為尷尬。
這時,張獻、章仲賢、劉冠霖還有姚松聞等人就過來打招呼了,秦家三兄弟以及孫明、常智嵐還有衛曠等武將也過來了。
“沈大人、林統領、王大人、周大人,別來無恙啊。”
“託福託福。”
沈碗、周承中看著這些人滿面春風的樣子,兩人心中真的是五味雜陳。皇上啊皇上,這些人都曾是大黎的臣子和武將啊,被大黎朝廷罷用之後,都跑到對家去了。現在好了,宋氏子孫成功地將自家的江山給作沒了。
張獻他們還做了中間人,為沈碗和薛詡等人做介紹。因為他們都屬於知道對方,卻沒打過交道的存在。
他們剛寒暄了一會兒,上朝的鐘聲就敲響了。
只聽一道嘹亮的聲音唱道,“呂皇駕到,眾卿跪迎!”
“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文武官員下身之後,呂頌梨便道,“朕與秦帝受皇天眷顧,榮登大寶。今我呂頌梨初踐國祚,誠惶誠恐,惟懼思慮不周,以至傷及國本,累及臣民。”
“如此,朕心如何能安?然,以朕一人之力,終有窮盡之時,故朕望諸位臣工多多輔佐,振興昌盛我大明新朝。”
“朕知道,殿下爾等,有追隨朕舉事的平州功臣,亦有前朝臣屬。”
“但如今,朕將不計前嫌,惟才是用。朕許諾,但凡爾等盡忠於國,雖仇必賞。不必擔憂朕再清算舊賬。”
“自今日起,爾等都是大明新朝的臣工,別無二致。”
殿下眾臣高呼跪拜,“呂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沈碗和旁邊的周承中對視了一眼,然後很快就低下頭。
兩人心裡想,不說呂皇剛才的話是真是假,但她既然說了,那他們就姑且這麼信著。再說了,大黎舊臣,有問題的都已經清算完畢了,她當然不會再清算舊賬啦。
呂頌梨接著說道,“新朝自當有新氣象。接下來,朕要宣佈三件大事!來人,宣第一道聖旨!”
這時,她身邊的太監總管開啟聖旨,開始大聲誦讀。
誦讀聖旨的太監總管不是別人,正是李傑英。
對於郭春生這些平州班底臣屬來說,李傑英很陌生。此時一個個就盯著他看,心裡在想,這人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張獻等從大黎跳槽到平州的臣子們則若有所思。
沈碗等人則是覺得牙齒有點酸,李傑英一介太監在新朝混得那麼好?
林染倒是不意外,他之前掌管宮禁,自然發現過一點蛛絲馬跡的。但對方尾巴收得漂亮,查起來麻煩,他手上事情多,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
李傑英才不管他們怎麼想呢,這是他為呂皇服務的第一天,不得努力地表現?
眾大臣一聽才發現,呂皇所說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更改官職制度。
大明將之前朝代的三公九卿制,改為三省六部制。
朝堂上,文武百官分站兩列。
他們都心知肚明,呂皇實行三省六部制,是為分封功臣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