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第1/2 頁)
不過這就用不著他操心了,人家都已經有媳婦了。
反正第二天兩個人過來請安的時候,老大笑的跟個大傻子一樣,也看不出來什麼頭疼不頭疼、清明不清明的了,不過不得不說李氏確實是在家被好好教養過的,最起碼禮儀不錯,甚至敬茶的時候,舉止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好看的緊。
相比之下,生在公侯之家的顧輝都沒人家做的有觀賞性。
顧川也看不出來兒媳婦對這婚事滿意不滿意,不過婚都結了,態度就不重要了,反正這兩個人綁一輩子了。
李氏嫁過來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在現代也就是剛剛過了蜜月,顧輝就跑過來找他爹了。
&ldo;爹,我想去戶部,在您老人家手底下辦事,你也方便您指點兒子。&rdo;
顧輝這話說的叫一個理直氣壯,就跟小孩子伸手要糖一樣。
&ldo;在工部呆的不好嗎?不是你之前自己要去工部的。&rdo;剛成婚一個月,就跑過來跟他說這個,說跟兒媳婦沒關係,誰會相信。
&ldo;好什麼呀,爹你不知道,我在那就是個打雜的……&rdo;顧輝絮絮叨叨的說道,從剛進工部到現在,大事小情,一點兒都不嫌丟人他跟他爹說,反正媳婦說了,這是他親爹,沒什麼不好說的,想說什麼都成。
&ldo;行了,行了。&rdo;顧川都快忍不住磨牙了,一整年都對他寡言寡語的兒子,突然變成話嘮,還真有點兒不適應,&ldo;官職基本上三年才能調動一次,你現在才幹了一年,按照規定還得再幹兩年,我才能把你從工部調過來。&rdo;
一個正六品的工部主事,還是摸不到什麼實權的主事,調到戶部來其實並不需要等兩年,顧川只是為了好好磨磨老大的性子。
他現在越來越知道孩子多的弊端了,有老大這麼個活生生的例子在,剩下那幾個孩子的教育這一年他算是抓起來了,絕對不能放任,但是包括男主在內,基本上每個孩子或多或少的都得有那麼點小問題,加起來基本上就佔了他大半的精力,以至於他放在工作上的時間,還不如放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多呢。
顧輝真的又等了兩年,才被他調到戶部,幾乎是手把手的教他做事情,但就算這樣,他爹都已經生成正二品了,他才剛剛到從五品而已。
當然了,從正三品到正二品,顧川花了整整15年的時間,如今的他已經年近50歲了,最小的兒子都已經大婚了。
因為平時教育抓得緊的緣故,他總共16個兒子,成才率確實很高的,除了老大以外,最差的也是個秀才,光是進士家裡就有兩個,老六顧渲更是高中狀元,現如今在翰林院任職,雖說現在只是正六品,但是前途可期。
雖然老話說,父母在不分家,在最後一個兒子成婚以後,顧川就把家裡的產業給他們兄弟幾個分了,要不是有好幾個兒子已經帶著妻兒外任了,他都想著先讓幾個年齡大一點兒的兒子搬出去,畢竟伯爵府的面積是有限的,不能超過朝廷的規制,而他的孩子太多了,哪怕女兒都已經嫁出去了,但是16個兒子,年紀小的時候還能住在一個院子裡,成了婚以後可就不行了。
所以伯爵府現在已經是人滿為患了,休沐的時候,顧川一般都會帶著夫人去莊子上住,反正兒子們都已經長大成人了,該當官的當官,該讀書的讀書,日常生活自有妻子照應,至於孫子們的教育,他一個老人家就不管了。
孫子們的教育,顧川可以不管,但是長兄的事情,顧川是必須要管的。
定安侯比顧川大了12歲,今年已經60了,哪怕身子骨還行,但也到了該考慮繼承人的時候了,他沒有嫡子,只有嫡女,庶子們年齡相差不大,而且最初的時候但凡是生了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