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這是什麼意思?(第2/4 頁)
的壯志,現在怎麼突然談起了效忠大漢呢?
“然而,我的忠心並不指向劉姓的漢朝,而是致力於保護漢民族。”
“文若,你是怎樣的呢?”
面對張易的問題,荀彧像是遭受到了驚雷轟擊。他心中所尊崇的是正統的儒家思想。正如孟子所云:“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國重於君,君次於民。”
於是張易接著問:“你的忠心,到底是為了劉氏漢室,還是為了全體漢民族呢?”
“假如你效忠漢室,何必將反對朝廷的人推上對抗漢室之路呢?難道你不知,戰亂、水災,乃至人民之間交換孩子果腹,白骨暴露荒野,這才是現今漢民族的生活狀態,所有這些都是所謂漢室朝廷帶給民眾的結果,難道你認為他們能夠滿意這樣的朝廷嗎?”
“若你心懷民眾,理應努力實現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讓黎庶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這正是他們最深切的期望啊。”荀彧聞言沉默,空氣中只剩下一片靜寂。
不同於荀彧,荀攸對張易的觀點深感贊同。他之所以暗地策劃除掉董卓,其出發點也是基於董卓掌權對民眾並無裨益,故有此舉,並非是對漢室本身的忠誠使然。
,!
“文若,你知民間的疾苦與抗爭有多強盛嗎?陳勝、吳廣 和近期的黃巾軍,都是民怨激化的真實案例。”
“數百年前,民眾的力量 了秦朝,今天的歷史也在昭示同樣的規律,人們已經不滿漢廷了。文若,這是無法抵擋的趨勢!”張易語罷,向前邁出步伐並拍拍荀彧的肩,“好好思考吧,文若,在你的內心深處,究竟是苟且殘敗的漢朝更讓你掛心,抑或是深受苦難的百姓更為重要?”
隨後,張易轉頭對荀攸說道:“公達,明日前去董卓處告辭,日出之際我們即離開洛陽。明天清晨,你可以先行出城,在洛陽之外等候我。”叮囑完畢,他向兩位作了個揖禮,隨後步出了荀府。
“叔父……”目送張易離開,荀攸返回屋中看到了心神不定的荀彧,試圖從張易的角度為他說句解圍的話,因為他了解主公對於叔父荀彧的高度賞識。
可是荀彧卻打斷了他的言語,揮了揮手,蹣跚著退回自己的書房內。在那一刻,荀彧腦中僅有一個問題縈繞:效忠漢室,還是關注民生?
無奈之下,荀攸嘆了口氣,回房開始收拾行李。第二天他們就要動身離洛,前往南陽等待與張易匯合。
至於荀彧的命運,每個人都應追隨自己內心的召喚,這道理同樣適用於任何人身上,正如他自己也無法干預荀彧的選擇一般。
在行走於回營路上時,李嗣業側目環顧四周確認無外人後對著張易道:“主公,荀彧對漢室簡直忠誠得過了頭。”
張易長嘆一口氣,李嗣業見狀站定了身子回過頭望向那座寂靜的府邸。兩人心思相仿,當信念相左之時,終將成為對立面!
確實,李嗣業欽佩荀彧的才華,但如荀彧不願效力於他的主公,他也樂見英才的殞落!
“文若先生,還是希望您能好好想想啊。”李嗣業沉思後說道,然後就跟上張易的腳步。
如果未來某天荀彧依舊固執己見,再次相見時,他的大刀定會砍下荀彧之首!不是出於個人仇怨,只因荀彧確實才智超群。有時候,才華橫溢反而成了負擔。
二人回客棧休息。次晨,張易安排李嗣業將荀攸送出城外,之後再回返找他。至於自己,需要與董卓辭行!
“雲驥,這麼快明天就要啟程了嗎?真急人吶!”董相府內,董卓半躺著榻上,身邊有個佳人在懷,旁有李儒伺立。
張易瞥見微笑的李儒,心中不禁生畏——這老滑頭不知又在盤算什麼陰招。“叔父,婚禮迫在眉睫,扣掉路上的時間,我們回到南陽不到一個月就必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