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出本書,就叫《三國演義》!(第2/2 頁)
周瑜,9歲。
龐統,9歲。
馬超,8歲。
司馬懿,5歲。
陸遜……可能現在剛出生……
這不扯呢麼?劉瑜無奈的一拍額頭,真是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啊。真恨自己為什麼穿越的這麼早?
劉瑜嘆了口氣,將那些歲數小或者還未出生的排除,濾了一遍。然後鄭重的寫下:
關羽,字雲長,司隸河東郡解縣人。
張飛,字翼德,幽州涿郡人。
此二人,在整個中華歷史上都算得上是衝鋒陷陣的萬人敵。話說為什麼劉備就能一出場撿到兩個SSR啊,這不公平啊……而且老曹家出場人才也不少啊,又是坐鎮後方的夏侯惇,又是區域鎮守的曹仁的。人家基因是真的牛逼,光親戚裡就能出這麼多名將。
不過不是有這一說法嘛:一縣之才,足以治國。
你看劉邦,小小的沛縣就拉來了蕭何、曹參和樊噲。
你再看朱元璋,一幫鳳陽的窮苦發小,其中就有徐達和常遇春。
劉瑜邊寫邊罵,接著又在捲上寫下數人的名諱:
趙雲,字子龍,冀州常山真定人。
太史慈,字子義,青州東萊黃縣人。
樂進,字文謙,兗州東郡衛國人。
黃忠,字漢升,荊州南陽人。
魏延,字文長,荊州義陽人。
張遼,字文遠,幷州雁門馬邑人。
……
良久,看著滿滿的一卷,不由得舒了一口氣。這樣就能按這份名單去結識本土人才了。
劉瑜將名單放在一旁,歇了歇。閉眼回想著三國的各大事件:黃巾之亂、董卓亂政、群雄割據……突然劉瑜惡寒的笑了,要是自己把這些事寫下來賣出去,也不知道能不能大火?就起名叫《三國演義》!
翌日清晨,劉瑜勉強從書案上爬起。簡單的洗漱後,頂著倆黑眼圈便去向爹孃請安。
劉瑜來到正房,行了禮後。只聽劉瀚微皺劍眉,說:“瑜兒,一清道長為你所算,八日後便是吉日,宜辦你的冠禮。可今日一早,全府上下卻找不到一清道長的身影。聽鴛鴦說,你昨晚與道長見了一面?”
“孩兒正欲與父親說此事,一清道長有要事需回山請教師尊羅真人。因事態緊急,未來得及向父親當面說明情況,讓孩兒代他向父親辭別。”
劉瀚面帶不愉:“只怕道長誤了時辰。”
劉瑜呵呵笑著:“父親放心,一清道長定能如約而至。”
話音未落,只聽外面傳來一陣銀鈴般的笑聲:“瑜弟,我回來晚了。未能及時看望瑜弟。”聽得這話,劉瑜嘴角微微揚起。
未見其人,笑語先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