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第1/2 頁)
就在20日晚應夔丞安排朱蔭榛代其往北京一行之後不到兩個小時,正準備北上的宋教仁在滬寧火車站遇刺,而朱蔭榛則已登上原本宋教仁也要乘坐的同一趟火車去了北京。朱出發前並不知宋教仁被刺,直至到達天津,方得到訊息,而是誰刺殺了宋教仁,朱也不知,直至25日離開北京回到上海,見應宅已被封閉,朱方明白究竟。4月3日,朱蔭榛在洪錫裡86號其住所被巡警局派人拿獲。[268]
在宋被刺數小時後,也就是3月21日凌晨2時10分,應夔丞由上海電報局向洪述祖發電報告:
北京椿樹衚衕洪蔭芝君:川密。廿四十分鐘所發急令已達到,請先呈報。夔。號。[269]
&ldo;廿四十分鐘&rdo;指3月20日晚10時40分,也就是宋教仁被刺時間。應夔丞發出此電時,宋教仁實際上已經被刺三個半小時,他卻未明告洪述祖,只說急令已經發出,&ldo;請先呈報&rdo;,可見應夔丞對殺宋是否為中央命令仍有擔心,希望令出北京。又過了大約七個小時,即3月21日上午9時20分,應夔丞發出最後一封電報:
北京椿樹衚衕洪蔭芝君鑒:川密。號電諒悉。匪魁已滅,我軍一無傷亡,堪慰。望轉呈。夔。個。[270]
前引3月14日&ldo;寒電&rdo;謂&ldo;梁山匪魁&rdo;云云,此電則謂&ldo;匪魁已滅&rdo;,前後正相呼應。《民立報》對此電的理解是:&ldo;應桂馨知宋先生傷重必死,而武士英已竄匿其家,故有&l;匪魁已滅,我軍一無傷亡&r;之言。&rdo;[271]應該說解釋正確。
值得注意的是,洪述祖3月19日電改用&ldo;應密&rdo;發出&ldo;事速進行&rdo;指令,應夔丞派武士英刺宋後卻用&ldo;川密&rdo;連發兩電,報告刺殺宋教仁訊息,並反覆要求洪述祖&ldo;轉呈&rdo;或&ldo;呈報&rdo;,而這恰成了國民黨人手中的把柄,國民黨人據此認定袁、趙就是刺宋幕後主使。如《民立報》稱:
前三月十四日應致洪電中雲&ldo;乞轉呈候示&rdo;,可知須候總統、總理之命令也;今應知宋已中槍,急電洪犯,仍&ldo;請先呈報&rdo;,可知應犯殺宋先生,一舉一動,皆非候中央命令不可,皆非呈報總統、總理候示而行不可。是洪、應二犯僅一器械,武士英更器械之器械,而真正之〈人〉主動(人),乃袁世凱、趙秉鈞也。[272]
從應夔丞角度看,使用&ldo;川密&rdo;發出最後兩封關鍵電報,似有如下幾層意思。(1)&ldo;應密本&rdo;系應夔丞向趙秉鈞索得,若發&ldo;應密&rdo;電向國務院報告刺宋訊息,一旦事情敗露,雖然可卸責於中央,但自己無論如何也不能脫罪。(2)&ldo;川密本&rdo;系應夔丞從洪述祖處得來,發&ldo;川密&rdo;電報告刺宋訊息,可以將刺宋事與洪述祖繫結,以防事情一旦敗露,洪述祖矢口否認,罪責由他一人承擔;甚至可以否認自己曾從洪述祖處得到過&ldo;川密本&rdo;,從而將自己摘出。(3)按照洪述祖以趙秉鈞名義所轉達的要求,2月22日以後只有屬於&ldo;巡緝長之公事&rdo;,應夔丞方能用&ldo;應密&rdo;報告國務院,刺宋顯然不屬於此範圍,故應夔丞以&ldo;川密&rdo;報告洪述祖,但又反覆要求&ldo;轉呈&rdo;或&ldo;呈報&rdo;,一方面反映出應夔丞主觀上認定殺宋乃中央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看出應夔丞有卸罪政府之意圖。
可笑的是,宋教仁被刺次日,應夔丞竟然裝模作樣給虞震寰、蔣瑞森等手下幾名偵探發出緝兇信牌,信牌稿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