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三巨頭(第2/4 頁)
棄了建立萊茵國的要求。
但作為交換條件,他又提出由協約國軍隊佔領萊茵河左岸30年,並將薩爾礦區交給法國。
到了這時候
唐國首相胡永堂勳爵對法國沒完沒了的過分要求極為惱火,沉下臉來不耐煩的說道;“抱歉,我從來不知道還有什麼薩爾問題,大唐方面也不會給予考慮。”
這番態度
讓法國總理克里蒙梭氣得暴跳如雷,臉上勃然變色反擊說道;
“首相先生,這對在戰爭中付出重大犧牲的法蘭西不公平,任何一個法國總理都不會簽署一項不把薩爾併入法國的條約。
我對您的立場深感懷疑,那些歇斯底里的德國容克軍事貴族是發動戰爭的罪魁禍首。
而您對他們一再包容的態度,向外界傳達了極不利團結的訊息,將會破壞當前盟友間的友好化學反應。
我不清楚首相先生是否基於自身的政治利益,用損害法蘭西來討好國內1200萬德裔人士。
無論如何,我們都不會退讓。”
面對法國佬的激烈言辭,唐國首相胡永堂勳爵也沒有慣著他,語氣冷冷的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若法國得不到它想要的東西,就會拒絕同我們合作?這樣看來,你是希望我回家了。”
這就是赤裸裸的逼宮了。
法國人若繼續持這種態度,那麼也沒什麼好談的了,大不了一拍兩散。
克里孟梭面孔脹得通紅,額頭上青筋暴露,在氣哼哼的瞪著胡永堂勳爵一會兒之後,見對方毫不相讓的回瞪自己。
克里孟梭氣勢率先弱了下來,他不得不放低姿態,法蘭西可無法承受與盟友和談破裂的嚴重後果。
說句不好聽的話
現在是唐英兩國的大量遠征軍在法國撐場面,若是一旦撤走,德國佬有能力在極短的時間重新武裝起來。
單獨面對德國人,那些德國人能把法國佬的屎都打出來,一點都不誇張。
戰敗後的德國人口依然有6100餘萬人,比法國多了四分之一,而且擁有超過450萬在戰爭中多年錘鍊的精銳老兵。
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從者雲集。
百般無奈之下
法國總理克里孟梭不得不放低了聲調,回答說道:“我並不希望您回家,我本人倒是想回去,失陪了。”
說著,便怒氣衝衝地離開了辦公室。
胡永堂勳爵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無奈的搖搖頭,對坐在一旁的英國大衛-勞合-喬治首相說道;“下次這種扮惡人的角色輪到閣下了,我可不希望總是衝在最前面,說到底這是你們歐洲的麻煩。”
“也是我們大家共同的麻煩,倫敦方面將會盡可能的與貴方合作,實現我們的共同目標。”喬治首相說了段繞口令,神情滿意的笑了。
建立什麼萊茵國完全不可能,太有些想當然了。
只要唐英兩國聯手,法國人不可能越過雙方透過任何決議,必然要做出實質性退讓。
所謂的國際政治就是不斷爭取……妥協,再爭取……再妥協的過程,克里孟梭不可能不明白。
法國佬的如意算盤打得噼啪亂響,那也得看其他兩位配不配合?
否則,一切都是浮雲。
巴黎和會上爭爭吵吵已經三個多月,不時的陷入僵局,但談判程序依然在艱難的推進中。
關於對德戰爭賠償和當前的薩爾問題都是難點,但英國人已經被胡永堂勳爵說服,建立了英唐聯合陣線一致對法施壓。
其目的,就是給德國保留一口元氣,不能過分醃割。
三巨頭在巴黎和會上也有共識;
那就是基本確立了法國力主的波蘭復國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