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商業構想(第1/2 頁)
在嘉靖帝以前,明朝的等級是極為森嚴的。
什麼樣的人穿什麼樣的衣裳、裙褲、鞋子,包括婦女戴怎樣的頭飾。
甚至各種等級之人穿戴哪種顏色的服飾,皆有定律。
比如,教坊司樂藝女,不能與普通民婦一樣,必須青卍字巾,系紅綠搭膊,常服則綠頭巾,以區別士庶之服;
樂妓的家屬,只能穿毛豬皮鞋,男子一律只能戴綠巾,反正都是一色的綠,估計綠帽子一詞自此流傳。
各行各業,不管誰穿的出格了,便是僭越,是要定罪的。
罪名可按服裝穿錯的嚴重程度,或杖責,或坐牢,嚴重的殺頭警告。
朱元璋之所以這麼規定,無非是因為王朝初立,百廢待興,他想明確等級,各行各業,各行各事,不得逾越。
同時,老朱也向所有人暗示: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事,穿怎樣的衣裳。
一旦消費超過了收入,盲目地攀比,不光是風氣問題,也是道德問題。
當然,大凡條令過多,早晚是要被推翻的。
隨著經濟發展迅猛,在時代大趨勢的衝擊下,到了明朝中後期,朝廷的這些禁律便成了擺設,百姓們想穿什麼就穿什麼,甚至到了肆無忌憚的地步。
徒步走在大街小巷中。
朱允熥一行人暢遊於此,不時品味鳳陽當地特產。
繁華的街道上,見那邊排著幾十米的長龍,吃貨朱桂興致大增,主動跑去湊熱鬧。
經過打聽,說是前面有一家百年老店,以制鵝掌出名。
因購買者多,掌櫃不得以限制出售之數量。
所謂物以稀為貴,越是限量,搶購者越多,往往每日天尚未亮,店門口購買鵝掌的人已排成長龍。
有些人為了一嘗該店的鵝掌,不惜托熟人走後門相購。
朱允熥更是驚奇,笑嘆明朝人也知飢餓營銷,且越發對此美味垂誕三尺。
“前面還有幾十個人,可有法子不排隊購得此美食?”
美食在前,朱桂頗為焦急。
朱允熥笑了笑:“這還不簡單?”
說著,徑直走向鵝掌店。
朱桂和朱權原以為他會插隊,仗著官家的身份強行買賣。
可讓他意外的是,朱允熥竟順著門庭若市的鵝掌店往裡走。
幾人忙跟上去,看他如何行事。
眾人穿過一條狹窄的走廊,轉過一道照壁,便可見一座大大的落院。
同時,一股濃烈的腥臭味亦撲鼻而至。
此處雞飛狗跳,鵝毛滿天飛,嘎嘎的鵝叫聲不絕於耳。
朱允熥回頭笑道:“此店如此暢銷,後院定會有作坊,吶,便是此處了。”
眾人無言,這傢伙腦子倒是靈活。
幾人順著鵝叫聲步入一家院子,果見東南角的圍牆下面有一水池。
水池周圍架了許多油鍋,鍋底下火勢正旺,且過重滋滋作響,冒著淡淡的白煙,應是在燒油鍋。
“這便是製作鵝掌的作坊?”
細細看去,每隻油鍋的前面均站一兩個粗布麻衣之人。
他們手裡抓著大白鵝,一手緊捏著鵝的翅膀,另一隻手則抓了鵝腳往油鍋裡浸。
鵝掌觸及沸油時,“滋”的一聲,冒出一股白煙。
鵝痛欲絕,邊叫著邊費力掙扎蹬著油鍋,濺起道道油花。
這時,那人就勢將鵝投入池水中。
沒過多久,再次將池中的鵝抓起,將那鵝掌復投入沸油。
如此這般,反覆五六次。
鵝兀自活蹦亂跳,而鵝掌則已酥脆,制鵝掌之人將之剁了,送往前面門店出售。
“好生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