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第1/2 頁)
&ldo;李璟昏庸無能,淮南民不聊生。朕舉兵南下,是以有道伐無道。如今淮南大半為朕所有,朕之水師已入長江,不日將直逼金陵。楚州已成孤城,將軍縱然死守,也難以挽回大局,何不早降?&rdo;柴榮揮鞭遙指城樓,朗聲道。
張彥卿慘然笑道:&ldo;我雖不才,也是大唐皇帝御賜的楚州防禦使。哪有食君祿而不盡人事的道理!要我投降,雖死不從。&rdo;
柴榮搖了搖頭,又勸道:&ldo;再戰下去,必然生靈塗炭,玉石俱焚。將軍乃忠勇之士,應懂得順勢而為的道理,何必為個人名節而連累全城百姓之性命!&rdo;
張彥卿卻再不答話,轉身而去。須臾,城頭亂箭齊發,箭矢瞬間在柴榮馬前插了一地。柴榮知道再勸無益,長嘆一聲,撥轉馬頭,對趙匡胤道:&ldo;攻城!&rdo;
山崩地裂之聲轟然炸響。在周軍衝車猛烈的撞擊下,楚州城牆塌掉了一大半。周軍士兵潮水般地湧進城內。但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城破之後才是血戰的開始。張彥卿親率軍士,列陣城內,與周兵展開了慘烈的巷戰。從正午直到日暮,楚州城內處處浴血,周兵每佔領一個街巷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張彥卿等人從城門口節節抵抗,一直轉戰到州衙。戰至最後,刀槍斷裂,箭矢用盡,張彥卿索性以繩床為武器,與圍上來的周兵殊死搏鬥,直至傷重而死。
楚州巷戰,防禦使張彥卿以下千餘人全部戰死,無一人生降。
守軍同歸於盡般的搏命死戰令後周軍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更令全城化為焦土。繁華的楚州城房屋街道幾乎焚之殆盡,城內百姓死者萬餘人。殺紅了眼的後周士兵把憤怒和仇恨發洩到了無辜的楚州百姓身上,見人就砍,見屋就燒,全城幾成煉獄。等趙匡胤進城之時,才發現全城已成屠場,士兵們已近失控。趙匡胤一面差人飛報柴榮,一面下令約束軍紀,禁止屠城。直至深夜,這座在血與火中顫抖的城市才漸漸平靜下來。
看著這座被戰火摧毀的商業重鎮,柴榮仰天長嘆:&ldo;百年重鎮,想不到今日毀於一旦。看來,這場戰爭是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rdo;
不知道是不是親歷了這場殘酷戰爭的趙匡胤對這座城市有某種愧欠。北宋建朝後,楚州的地位空前上升,成為北宋王朝江淮漕運的重點節點,更被列為全國設市易務的二十二個城市之一,這座城市也浴火重生,再度繁榮。
攻下了楚州,周軍再無後顧之憂。整個淮南,除了南吳太祖楊行密起家的廬州(今安徽合肥市)及較為偏遠的舒州(今安徽潛山縣)、蘄州(今湖北蘄春縣)、黃州(今湖北武漢市新洲區)外,已全部被周軍佔領。正如柴榮所言,徵淮之戰已到了該結束之時。
第九章 潛龍悲歌
平定淮南讓柴榮再無後顧之憂,他決心直面夢想,奮力一搏。在令他魂牽夢縈的幽燕之地,這位後周皇帝上演了最後的天鵝之舞,也為歷史留下了一首難以磨滅的悲愴之歌。
46 仁者無敵
柴榮的第三次親徵使淮南戰事急轉直下。楚州陷落,周軍水師大舉進入長江,這一切讓南唐上下陷入恐慌與絕望。南唐朝中的主戰派土崩瓦解,主和呼聲高漲。宰相馮延己、宋齊丘等人原本是最積極的主戰派,調子喊得最高,此時卻見風使舵,轉而力勸李璟議和。南唐皇族對李璟更是深感失望。李璟的三弟李景遂原本已被確定為皇帝接班人,見此危局,再也不敢來擔這個爛攤子,不斷上表請求辭去接班人之位。齊王李景達也因兵敗,要求辭去元帥之職。放眼整個南唐上下,竟再無一人能為李璟力挽狂瀾。
李璟知道,要求和,只有把江北之地全部拱手奉上。但現在最大的阻礙不是別人,而是自己的面子。求和之後,南唐再難在政治上與後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