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釣蜻蜓(第1/2 頁)
李雨搬到軍代表家屬院之後,並沒有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感到不適或孤獨。因為在這裡他又結識了新的小夥伴。
只是雖然搬離了鐵道兵部隊大院,但他依然會抽出時間回到那個曾經熟悉的地方玩耍。畢竟,那裡承載著他成長的記憶,還有許多親密無間的小夥伴們。
李雨的新家距離部隊大院其實並不算太遠。只需走過藕塘這一小段路程,就能抵達與從部隊大院走出通向學校的道路交匯之處,然後再穿過一段鐵道線,走到部隊大院的大陸上。
同時李雨經常約江明等部隊大院的小夥伴們,在他們上學路上的交匯處碰頭,然後一同踏上前往校園的路途。
李雨上學路上經過的藕塘也是他找到的新的可以玩耍的好地方。
每年的四五月份,藕塘裡的荷葉就長出了新綠,會有好多的蜻蜓在裡面飛舞。宋代詩人楊萬里描述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場景在這裡表現得淋漓盡致。
而李雨他們小小年紀可沒有大詩人的情懷,他們看見滿藕塘飛舞或立於小荷尖尖角上的蜻蜓,腦子裡只有一個概念,怎麼抓來玩耍。
當學校的下課鈴聲響起之後,李雨和江明等幾個要好的同學就湊在了一起。李雨一臉興奮地問道:“你們誰會捉蜻蜓啊?”聽到這個問題,幾個同學都好奇地看著他,不明白他為什麼會這麼問。這時,江明率先開口道:“捉蜻蜓又不是什麼難事,誰不會呀!”“就是就是!”其他幾個同學也紛紛附和著,表示自己都會捉蜻蜓。
李雨接著問道:“那你們誰會釣蜻蜓啊?”“釣蜻蜓?怎麼釣呀?”李軍軍好奇地問。李雨說:“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好玩的。”說著停了一會兒。江明著急地說道:“你快說呀,到底是什麼好玩的?”幾個小夥伴也迫不及待的吹著他快說。
於是他接著說:“你們還記得我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都要走過一片藕塘吧,那裡現在有好多的蜻蜓,昨天我發現有人在釣蜻蜓。”
“這麼個釣法?”江明一臉急切地問道。
此時,李雨對著他們說道:“你們還記得咱們以前怎麼釣青蛙嗎?”
“那肯定記得呀!難道你說的釣蜻蜓方法跟釣青蛙一樣嗎?”有人疑惑道。
李雨點了點頭,回應道:“差不多吧,等放學後,咱們先一起去小山坡上每人砍一根竹子,然後我再回家拿點線過來,之後我就教你們怎樣去釣蜻蜓。”
“太好啦太好啦”聽到這裡,小夥伴們一個個都興奮得摩拳擦掌起來。
放學的鈴聲響起後,這群小夥伴便急急忙忙地收拾好書包,然後就像脫韁的野馬一般,向小山坡跑而去。
到了小山坡,他們每人都在那裡用削鉛筆的小刀削下一根小竹竿,接著馬不停蹄地跟著李雨來到藕塘邊。
只聽著李雨喊道:“你們先在這裡等著我,我回家拿一卷線就過來。”
“好的,你快點啊,我們等你!”其他小夥伴立刻回答道。
李雨健步如飛地跑回家裡,氣喘吁吁地放下書包,然後輕車熟路地從媽媽的針線包裡翻出一卷線,接著又風馳電掣般地跑到藕塘邊。
江明他們看見李雨回來後,開口問道:“我們現在就把線綁在竹竿上嗎?你怎麼沒拿些棉花過來呢?”
“別急嘛,我們又不是要釣青蛙,要棉花幹什麼?你們瞧好咯!”說罷,只見李雨拿起自己的竹竿走到藕塘邊,對著一隻正在翩翩起舞的蜻蜓就是輕輕地一揮。只聽得“啪”的一聲脆響,那隻蜻蜓就被李雨用竹竿精準擊落,掉在了藕塘邊的路上。
然後只見李雨迅速向前衝去,身手敏捷地抓住了那隻被他擊落的蜻蜓。接著,他用細線拴住蜻蜓的尾巴,並將另一端系在竹竿上。一切準備就緒後,他開始輕輕地舞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