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知我者希,則我貴(第1/21 頁)
【帛書版】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通行版】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天下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譯文】
我的言語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誰能理解,沒有誰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也有依據。正由於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真正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麼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人總是外表穿著粗布衣服,而懷裡卻揣著美玉。
【註釋】
“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實行。但是天下竟沒有多少人能理解,沒有多少人能實行。” 老子認為他的教導並不複雜,但人們往往因為各種原因(如固執己見、被世俗所困等)而未能真正理解或實踐。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也,是以不我知。”
“宗”在這裡指的是言論的宗旨或核心思想。“君”指的是事情的主導原則或根本。整句意思是:“我的言論有其根本宗旨,我所行之事有其主導原則。正是因為人們缺乏這種深刻的理解,所以他們不能真正瞭解我。” 老子認為,他的教導和行為都有一定的原則和宗旨,但由於人們的無知,他們往往無法真正理解他。
“知我者希,則我貴矣,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希”是少的意思,“褐”是粗布衣服,“懷玉”是懷揣著寶玉。整句意思是:“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麼我能不珍貴嗎?因此,聖人就像外面穿著粗布衣服,懷裡卻揣著寶玉一樣。” 老子用這個比喻來形容真正理解他的人很少,但這些人卻擁有寶貴的智慧。同時,“聖人被褐而懷玉”也表達了真正的智者往往不被世俗所理解,他們的價值常常被忽視或低估。
總的來說,這段話反映了老子對於他的教導難以被世人理解和實踐的感慨,同時也表達了真正的智者在世俗中的孤獨和珍貴。
接下來,我將從認識和理解世界、修身養性的指導、處事哲學的啟迪、道德修養的強調、科學創新的啟示、藝術創作的啟迪、生活平衡的追求、持續學習和成長的倡導、應對變化的智慧以及道德決策的指導等十個方面,探討這段話對現代社會的積極影響。
1、認識和理解世界
這一章節蘊含著深邃的智慧,如同璀璨星辰,照亮我們認識和理解世界的道路。它不僅揭示了人類認知與行為之間的矛盾,更在諸多方面給予我們寶貴的啟示,引導我們以更加清晰、明智的視角去審視世界。
一、揭示認知的侷限性
這章節開篇便指出“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而莫之能行也”,深刻地揭示了人類認知的侷限性。正如蘇軾所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常常身處世界之中,卻難以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周圍的事物。許多時候,真理明明擺在眼前,簡單而明確,但我們卻因各種偏見、短視和先入為主的觀念而無法領悟。
例如,在科學研究領域,哥白尼的日心說在當時被視為異端邪說,因為人們長期以來堅信地心說,這種根深蒂固的認知阻礙了他們接受新的科學觀念。又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因為習慣了某種思維模式,而對新的、更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視而不見。這一章節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謙遜和開放的心態,勇於突破自己的認知侷限,去探索未知的領域。
二、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