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第1/2 頁)
「鄭仁,吃肉。」謝伊人烤熟了一塊肉,7分熟,夾到鄭仁的骨碟裡。
「嗯嗯。」鄭仁笑著夾起肉,美滋滋的吃了下去。
蘇雲見兩人開心,仰脖把柳澤偉的大半瓶奪命大烏蘇給喝進去,一抹嘴,道:「老柳啊,你說的是對的。看樣子對介入手術,你研究的很深刻啊。」
柳澤偉聽蘇雲這麼說,哭笑不得。
自己一大把年紀,上班的時間幾乎和眼前這兩個年輕人的歲數差不多。現在自己竟然要他們誇,研究的深刻……
一種荒謬感油然而生,柳澤偉苦惱的搖了搖頭。
「已經很好了,多少人一輩子都意識不到這件事兒。」蘇雲稱讚,語氣裡沒了之前的尖酸刻薄,不知道是不是大半瓶烏蘇下肚的關係。
「話說回來,首次在實驗中觀察到由層流到湍流的轉變,是1839年。在些對於湍流的研究當中,有兩個標誌性的事件,一個是n-s方程的提出,一個是雷諾數的定義……」鄭仁開始給柳澤偉灌輸湍流的概念。
湍流無所不在,像是點燃的香菸飄起的青煙就是湍流的一種。
其實說到最後,不管是鄭仁還是蘇雲都對湍流沒有特別深入的、突破性的研究。
甚至蘇雲只是概念上理解,卻無法落實到行動中去。
因為這涉及到海量的運算。
要麼,就像是鄭仁一樣,依靠「天賦」把湍流的解決手段儘量模糊化,憑藉感覺來做。
畢竟這是經典物理學最後的壁壘,在大牛級物理學家的認知中,和量子物理是一個等級的概念。而且從說話的語序上,湍流甚至要比量子物理還要難以理解、攻克。
或許,湍流是連線量子物理與經典物理之間的橋樑也說不定。
醫用物理學麼,無論是鄭仁還是蘇雲對此都有研究,卻並不深刻。
好好的醫生,就別冒充物理學家了。
那一撥天才人物,已經把物理學研究了個底兒掉,就差這麼一個和醫療有關係的湍流沒有研究明白。
由此可見,基礎研究的重要性。
酒不醉人人自醉。
柳澤偉一下子就喝多了。
魯道夫·華格納教授若有所思,連放在眼前的啤酒都沒了興趣,眼神空洞,右手拇指、食指、中指捏在一起不斷揉搓著。
今天鄭仁和蘇雲有意無意說的事情,正是教授朦朧中有感覺,卻又沒有明確認知、甚至連說都不知道該怎麼說的事情。
一經提起,那層窗戶紙被捅破,教授豁然開朗。
可也只是理論上豁然開朗,真要落到實踐中,連蘇雲都做不到的事情,魯道夫·華格納教授自然根本做不到。
一頓飯就在這種詭異的氣氛中進行著。
柳澤偉有感觸,卻又和魯道夫·華格納教授不一樣。
他連觸控都觸控不到,只能不斷的詢問鄭仁和蘇雲一些感悟性的東西。
或許一分鐘後、或許要幾十年後忽然有一天,在陽光明媚的下午,走在熟悉的路上,猛然間就想懂了也說不定。
無論是烤肉還是奪命大烏蘇,都沒有技術的提升更讓柳澤偉興奮。
蘇雲講的深入淺出,鄭仁則偶爾補充兩句,讓蘇雲額前黑髮無風而動。
至於教授則一直處於那種模擬手術的狀態,最後卻遺憾的沒有任何成果。
這頓飯,蘇雲的收穫是最大的。不光喝了一大半的烏蘇,鄭仁三言兩語讓他有了更深的體悟。
只是鄭仁也不知道蘇雲這貨是怎麼練的,竟然碰觸到了那層天花板。
真是在蓬溪鄉和穆濤搶風頭麼?有可能。愛出風頭的這位完美無瑕的助手,還真是幹出這種事兒的人。
謝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