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西安電專(第1/4 頁)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按照集團的要求,安排了四五輛大巴車,將趕赴西安電專進行為期半年的培訓。
周軍與席天凱、張育民等幾位同學坐一輛車。車內,氣氛熱烈而融洽,他們的話語如潺潺流水,不斷流淌著對上學時光的回憶,對此次學習之旅的滿心期待,以及學成歸來投身工作的美好暢想。那些曾經的青澀歲月、課堂上的點點滴滴、校園裡的嬉戲打鬧,都成為了他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彷彿要在這短暫的車程中,將往昔的歲月重新梳理一遍,帶著那份純真與熱忱,奔赴新的征程。
當車輛緩緩駛入西安電專的校園,周軍的目光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彷彿踏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校園裡綠樹成蔭,那鬱鬱蔥蔥的樹木宛如大自然精心編織的綠色錦緞,輕柔地披在校園的每一寸土地上,營造出一種寧靜祥和且充滿蓬勃生機的獨特氛圍。錯落有致的教學樓分佈於校園各處,每一棟教學樓都像是一座知識的寶庫,散發著濃郁而醇厚的學術氣息,彷彿在靜靜訴說著歲月裡沉澱的智慧與傳承。來來往往的學生們,臉上洋溢著青春獨有的朝氣與活力,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中閃爍著對知識的熾熱渴望,他們的歡聲笑語、匆匆腳步,都讓周軍真切而深刻地感受到了這所學校別具一格的魅力與深厚紮實的底蘊。
發電廠專業劃分出兩大方向,猶如一棵大樹分出的兩根粗壯枝幹。其中一部分是機、爐、電專業,也就是三大主機方向,這無疑是專業中的核心主業,被安排在校本部;而另一部分化學專業,則作為輔業,安置在了西校區。周軍憑藉著自身的專業優勢與努力,成功進入了主業方向,開啟了他在這片知識領域探索的新篇章。
此次培訓的負責人是曹金玲老師,他宛如一位經驗豐富的航海舵手,在中天集團的培訓海洋中穩穩航行多年,一直肩負著公司培訓工作的重任,憑藉著深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實踐經驗,為每一次的培訓之旅保駕護航。按照人事部門提供的名單,以及詳細的專業、學歷情況,宿舍分配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男生們的宿舍被安排在二樓,女生們則在三樓,各自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周軍被分配到了 210 宿舍,當他踏入宿舍的那一刻,心中湧起一絲別樣的欣喜。每個宿舍 6 個人的佈局,相較於大學時期略顯擁擠的 8 人宿舍,寬敞了許多,彷彿為他們即將展開的學習生活提供了更為舒適的空間。在這個小小的宿舍裡,周軍與張大龍、周躍進、趙光明、張育民、周卓越相聚一堂。命運似乎有著奇妙的安排,六個人中竟有三個來自周氏家族,這奇妙的緣分讓周軍忍不住笑出聲來,彷彿是命運在不經意間編織的一個溫暖小插曲,讓這個宿舍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家的溫馨與親切。
而席天凱則被分到了 205 宿舍,與周軍的宿舍相距不遠,彷彿是一條無形的線,將他們之間的情誼緊緊相連。更為巧的是,席天凱在宿舍裡也遇見了他的高中同學郭大光,昔日校園裡的情誼在這陌生的環境中再度延續,如同綻放的花朵,為他們的培訓生活增添了一抹熟悉而溫暖的色彩。
接下來的日子裡,課程安排、教材發放等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一本本與發電廠相關的書籍,如《熱力發電廠》、《鍋爐執行》、《汽輪機》、《電氣執行》等,被整齊地擺放在同學們的面前,足有一二十本之多。望著這些厚厚的書籍,周軍的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與鬥志,彷彿回到了大學時光,那些為了夢想拼搏奮鬥的日子歷歷在目。他暗暗握緊拳頭,在心底為自己加油鼓勁,一定要在這片知識的海洋中滿載而歸,學有所成,不辜負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在隨後的學習過程中,周軍驚喜地發現了許多中州大學的校友。他們有的先行一步,已經在知識的道路上探索了一年;有的則與周軍同年入學,只是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