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爺爺過世(第2/5 頁)
與情感,延續著家族的文化傳承,成為了家族中一份獨特而又珍貴的精神財富。
爺爺這一代,家中僅有他一個男孩,周圍環繞著七個姐妹。在那個以勞力為生的艱難歲月裡,生活的重壓如同泰山一般毫無保留地落在了他稚嫩卻堅毅的肩膀上。然而,爺爺從未有過一絲抱怨,他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憑藉著自己的手藝和勤勞的雙手,如同一位無畏的勇士,努力支撐起整個家庭。平日裡,除了在村裡接一些嗩吶吹奏的活兒,用那微薄的收入補貼家用,他還常常不辭辛勞地穿梭于山坡與田間。在山坡上,他彎著腰,仔細地採集著荊蒿,那荊蒿在他的手中彷彿變成了珍貴的寶藏,編織成籮筐,送到集市上去換錢;在田間,他精心地侍弄著莊稼,每一株幼苗都傾注了他的心血和期望。他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換來了一家人相對安穩的生活,在艱難的生活中為家人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空。
到了周軍的父親這一代,家裡共有六兒一女,生活的艱辛更是雪上加霜,猶如一場漫長而又殘酷的寒冬。為了拉扯大這七個孩子,爺爺日夜操勞,身體也在歲月無情的磨礪下日漸消瘦,每一道皺紋都彷彿刻滿了生活的艱辛與不易。小時候,爺爺在幹農活時不慎摔傷了腰椎,那一次意外的傷痛如同惡魔一般纏上了他,從那以後,他的背部便早早地佝僂起來,那彎曲的脊樑彷彿承載著生活的千鈞重擔,成為了他一生艱辛的見證。
有一次,爺爺站在椅子上,想要從老式衣櫃的上層拿取衣物。那衣櫃是家裡多年的老物件,蓋子高高在上,只能從上方探身去取。就在爺爺伸手的瞬間,或許是因為身體的虛弱,或許是因為長時間的勞累,他突然失去平衡,一個踉蹌重重地摔了下來。這一摔,導致他的腿部骨折,劇烈的疼痛讓他的臉色變得蒼白如紙,但他卻強忍著沒有發出一聲呻吟,只是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痛苦。
六叔得知訊息後心急如焚,他的眼中滿是擔憂和焦急,趕忙找來了村裡的車,小心翼翼地將爺爺送往市人民醫院。在醫院裡,骨科手術後,爺爺卻陷入了昏迷,這一昏迷便是許多天,如同陷入了無盡的黑暗深淵。後來經過醫生的仔細檢查和診斷才知道,導致爺爺摔倒的真正原因是腦血管出現了問題,而骨折治療時麻藥的作用,進一步加重了腦部的病情,使得情況變得更加危急複雜。於是,爺爺又被轉到了腦血管病區繼續接受漫長而艱難的治療,家人的心情也隨著爺爺的病情而跌宕起伏,每一天都在擔憂和祈禱中度過。
那時正值暑假,周軍看到家中叔叔們都忙於工作,事業正處於上升的關鍵時期,每個人都肩負著家庭的責任和工作的壓力,分身乏術。他深知家人的不易,便毫不猶豫地主動承擔起了照顧爺爺的重任,成為了爺爺病床前最貼心的守護者。從早到晚,他一刻也不敢鬆懈,守在爺爺的病床前,細心地為爺爺擦拭身體,那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溫柔與關懷,生怕弄疼了爺爺;他耐心地餵飯喂藥,眼神中滿是專注和期待,希望爺爺能夠早日康復;他還會陪爺爺聊天,回憶著過去的點點滴滴,講述著學校裡的新鮮事兒,試圖用溫暖的話語喚醒昏迷中的爺爺,給予他精神上的慰藉和力量。這份責任與陪伴一直持續到開學,雖然爺爺最終出院了,但身體已大不如前,生活不能自理,時刻都需要有人在身邊照料,就像一個脆弱的嬰兒,需要家人無微不至的呵護。
此後,周軍在學校裡也時刻牽掛著爺爺,只要一有時間,哪怕是課間短暫的休息時間,或者是週末犧牲自己的娛樂時間,他都會想盡辦法回去看望爺爺。每一次相聚,祖孫之間的情誼就愈發深厚,他們的眼神交匯中充滿了彼此的關愛和牽掛,那些溫暖的瞬間成為了周軍心中最珍貴的回憶,也讓他更加懂得了親情的珍貴和無價。
天色漸亮,晨曦的微光透過窗戶的縫隙,悄悄地灑在周軍的臉上,他才驚覺自己已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