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八章:許三觀賣血記(第2/3 頁)
角色已經被別人挑走了,所以留給景軒的是一個既不太適合,他也不太喜歡的角色,——《許三觀賣血記》。
“什麼?張老師,你讓我演許三觀!”
“怎麼,有什麼問題嗎?”
“問題大了,張老師,許三觀可是被人帶了綠帽子又給人養兒子的千年老王八。我哪點像他呀?”
張然道:“怕什麼呀,要想生活過得去,生活就得帶點綠。
在說了,這是拍戲,又不是真的,演員不能挑角色。
照你這麼說,人家演武大郎的就該去死了唄!”
“可是,張老師,你看我長的英俊瀟灑、一表人才,身上難掩的貴族氣質。我這也不像老農民呀,我怕產生不了代入感。
“張老師”,景軒撒嬌道:“你讓我演,哈姆雷特,理查三世,演羅密歐,演梁山伯都行呀,為啥讓我演許三觀呢?”
“誰讓你回來這麼晚呀!”
張老師理所當然的道:“你現在想演其他的角色也沒有了呀,角色已經被別人挑走了。
在說了,正因為這個角色和你差距比較大,才讓你演的,這是為了拓寬你的戲路,鍛鍊你的能力,明白不?”
“哦,我知道了。”
景軒一臉失望,爾後看著在一旁一臉八卦看熱鬧的陳嚇和茳疏影等人,景軒咬牙道:“張老師,我提議,讓茳疏影演許玉蘭,陳嚇演我兒子許一樂。”
二人的笑聲戛然而止!
“這個嘛,倒是可以考慮!”
角色分配完畢,張然看著班上的學生道:“角色分給你們了,一會兒我會把劇本發給大家,演哪場戲我已經標註出來了!
下面我們來說如何分析劇本和分析角色。
分析劇本和角色大致可以分為五步,第一步是,是初次閱讀劇本。
這裡我要提醒你們,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你們讀劇本不能只讀自己的角色。
必須完完整整的通讀,這一點很重要。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掌握劇本在講什麼,有哪些人物。發生故事的地方是哪兒,發生的原因是什麼,時間又是什麼。
第二步是分析劇本,在這一步你們依然要研究整個劇本,必須瞭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
弄清規定情境,抓住中心事件,把握矛盾衝突,挖掘主題思想,尋找劇本的貫序列動和最高任務,掌握風格和體彩。
風格和體彩這一點大家不要小視,悲劇喜劇、正劇、悲喜劇不同風格和體彩有不同的演法。
鞏俐飾演了無數的經典形象,但有一部戲她卻演得不好,那就是《唐伯虎點秋香》,她的表演與整部戲格格不入。完全沒融入電影中,這就是她沒能很好的融入那種港式的搞笑風格造成的。”
班上的學生都看過《唐伯虎點秋香》,鞏俐確實演得不是太好。
其實不只是鞏俐,很多內地演員去演港片都有一種割裂感,給人感覺很不搭,這就是風格和體裁的問題。
張然繼續道:“第三步是分析角色,這一步對演員來說至關重要,我們要弄清楚角色發展的行動線索,我們原來講過行動是表演的基礎,是塑造人物的手段。
我們要扮演好人物,就必須搞清楚人物行動和行動發展的線索。
其次我們要把握住角色的貫序列動和最高任務,然後我們要探尋人物的內部外部性格特徵,搞清楚人物之間的關係。認清角色在劇本中的地位和作用。
這一階段有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組織人物小傳。我對你們的要求不高,每人五千就行了。”
班上學生聽到五千字的人物小傳,頓時叫喚起來:“五千,這太多了吧!”
“張老師,你最善良了。少一點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