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第1/2 頁)
那個逼仄的小草棚對它而言,著實是有點委屈了。
冬天砍樹木更費力, 天氣寒冷, 從冰天雪地裡抬木樁更是要花費很大的力氣。但他們想趁此機會再多搭幾間棚屋,廁所、儲藏室、以及為畜牧養殖做儲備的養殖房。
一大早天還矇矇亮,程年和原初貝就提著油燈去榆樹林去伐木了。
來自昨天的木板託運的靈感, 先是在雪地上開出道路,等下面的雪踩平成冰地時, 摩擦阻力減小,再託運就省力方便很多。
程年把砍完的圓木用長藤蔓綁在一起,一排五根,再一螺堆一摞的堆在平滑的寬木板上,一次效能放十幾根圓木。
為了讓鞋底防滑,增加走路阻力, 可以繞著鞋子綁上一截麻繩, 長度以纏繞兩圈為最佳。
最後用麻繩把圓木全部包起來, 繞一圈, 抗在肩上往家的方向託運。
但家裡的麻繩長度不夠,只能一個人在前拉, 一個人在後面推。
這種粗麻繩的質地又硬又渣, 其實綁在身上勒得慌, 原初貝以前在農村背柴的時會經常用它, 一天下來身上的面板都要被勒出好幾道紅印子。
而現在這堆圓木彷彿有千斤重,若一往前用力,麻繩會勒的更緊了,綁得人喘不上氣。
榆樹林距家約三四公里, 這勞累的工作起碼得花兩三個小時。
原初貝不得不佩服,程年的意志力真的非常堅韌。
他可以咬著牙背著麻繩不停地往前拉,感覺累了,就喘口氣,歇一歇,繼續。
原初貝可不行。只是在後面推了一會兒,她都覺得累的夠嗆。
約過了三個小時左右,他們終於把第一批圓木運到家了。後面如法炮製,接著運回了幾十根圓木,劈開挖槽磨平,等準備工作做得差不多時已經到正午了。
今天的午餐是昨天提前做好的橡子厚餅,放在鐵鍋裡烘烤加熱,等餅摸著微微燙手時立馬撈起來。
再把鹹肉碎末加熱,鍋裡油滋滋的響時,把橡子厚餅從中間切開,切成口袋狀,接著往裡面裝鹹肉沫,簡易版的肉夾饃出鍋。
趁熱吃,一口咬下去麵餅勁道有嚼勁,裡頭的碎肉加了花椒碎,刺得雙唇麻酥酥的。
先在木屋旁邊搭個儲藏室,地上挖坑,四根圓木像釘釘子一樣錘進去,接著就是把四周圍起來,木片封頂。
他們把紅尾的家和養殖房搭在了一起,中間用木片做圍牆,分成兩個房間,地上鋪乾草保暖,木頭縫隙裡糊上泥土。
最費心思的,做得最細緻的棚屋就是廁所。
它搭在所有棚屋的最外層,離木屋最遠。先是在雪地裡鑿個小洞,再往裡挖出個幾尺深的土坑,四周用三七土糊牆。
房子搭了四根圓木,周邊的圍牆是用一塊一塊的大岩石堆起來的,快要到頂的時候留出道縫隙,用稻草填充,木板封頂,最後在門口掛上一塊能捱到地面的長形草墊。
原初貝本想著在坑上面,用樺木板搭了井字狀的踏板,能蹲在上面就行。
這是以前農村裡常用的旱廁了。
但程年卻表示完全不能接受。
行吧。
隨他折騰。
他們之前一直是用胡麻稈打成的毛絨當廁紙,說實話使用感非常一般,還有點扎屁股。好在書裡有記錄做草紙的辦法,改天一定要把它做出來。
但現在他們要忙一件更重要的事情了——灌香腸。
之前捕的大隻動物,腹部長著白色圓圈斑點,於是他們就給取了個白點點的名字。白點點只比紅尾小點兒,看著不像鹿不像羊,但切開它的肉卻白花花,有點像豬肉。
內臟裡的大小腸衣纖長有韌性,多適合灌臘腸啊。
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