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螳螂捕蟬(第3/11 頁)
林子蘇不知道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明明那天處理事故,已經都那麼明瞭了,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問題。
如果是我的問題,那天王家人在醫院就不會讓自己留下,也不會攆走俞琳徽。可是,這到底為什麼?
林子蘇很快想到了戴總,不怒反笑:“處理事故時,戴總也在場,戴總說了什麼,別人不知道,俞總您應該知道吧?好,就當您忘記了,但我記得清清楚楚,戴總的原話‘王鑫軍他們的初步排查,我們主觀上是沒有過錯的,支付醫療費用,也是出於人道。既然過錯不在我們,我們就沒必要給人理虧的樣子’,你們可以去問問戴總,我有沒有說錯一個字?你們不信我,難道也不信戴總嗎?”
“戴總是說了這話,但戴總也說了‘主觀上沒有過錯’,說明客觀上是有錯的!”俞琳徽此時倒挺機警。
俞琳徽的咄咄逼人,讓林子蘇看出了她栽贓陷害的迫不及待,林子蘇哈哈兩聲怒極而笑,道:“那俞總怎麼理解主觀,什麼又是客觀?”
俞琳徽被問蒙,哪裡說得上來,“別在這裡東拉西扯,現在是我們在調查你,什麼時候輪到你提問題了!”
“我告訴你,什麼是主觀和客觀。主觀,是人為導致的結果。客觀,是沒有人為干預,結果還是發生了。既然主觀無錯,又何來事故是林子蘇客觀造成的呢?不覺得自相矛盾嗎?”講辯證的邏輯,俞琳徽哪裡是林子蘇的對手,幾句話就撂翻了她。
“沒人說你是主觀行為,正因為你忘記了王家嘉還在工地,才客觀導致了事故的發生。而且戴總所說的‘主觀無錯’,也是從工程管理的角度,並不包括營銷層面。你不要偷換概念,強詞奪理。你這樣惱羞成怒,才更證明你的心虛!”
薑還是老的辣,大概是處理這樣的事情多了,張海極其冷靜,一語中的,還正中靶心,林子蘇再次無言以對。
“林子蘇,你也不要激動,你冷靜下來,別走偏了。事情還沒定論,調查組只是例行調查問話,你也不要反應過度。”趙雲龍話說得很圓滑,他是在提醒林子蘇別情緒用事,不然對自己很不利。
但林子蘇已被憤怒的情緒控制,只覺得趙雲龍就是個和事佬,想置身事外,這反而是在攪渾水,不禁嘲諷道:“你們把一圈人都調查完了,我這個當事人卻渾然不知。這是調查嗎?這分明是以有罪論先入為主,你們現在不是調查,是審問,是把我當犯人審問!你們現在就缺一個我自己親口承認親手畫押的證詞了,不然你們沒法拿一個當事人都沒承認的調查報告向上面交代,所以才要在這裡顛倒黑白。所以,到底是我反應過度,還是你們偏聽偏信?”
趙雲龍尷尬不已。
“而且,你們既然已經言之鑿鑿我有罪,那你們報警好了,讓警察來抓我,至少警察才有資格審問我。現在這個會議室裡,除了職級有別,但你們和我都是平等的公民,你們沒有資格審問我!否則,你們就是在違法,侵犯我的人身自由,侵犯我的名譽權!”林子蘇已無所畏懼。
會議室的人都面面相覷,這還是第一次被調查的員工搬出法律武器自保,張海也是一愣,連他自己都沒意識到他們的行為違法了,更沒料到林子蘇小小年紀就有如此強烈的法律意識,這個猝不及防,讓會議室有一陣鴉雀無聲。
最後還是張海老成,先打破安靜,只是這次語氣緩和了許多,他解釋道:“我們當然沒有權力審問你。公司是法律最重要的民事主體之一,調查和監督員工違法違紀行為也是企業的職責所在,這也是法律賦予企業的權利和義務,它也是企業規章制度的一部分,你入職時也培訓過,肯定知道公司紀檢會的職責。你說調查了所有人唯獨沒問你,但你要知道,既然是調查,就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過程,每個關聯的人都要挨個詢問,只是因為你是活動負責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