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新老交替在這幾日了 千秋帝王業(第1/3 頁)
第二天李昀醒得很早,可這次他沒按照往常的習慣去吃早餐,而是一個人在房間裡面憋了好一會兒。
這段時間的夢境很不對勁,堅定的社會主義精神都沒法讓李昀不多想。他沒照常出去吃飯,李復跟辛娘嚇了一跳,還以為他生病了。
“我沒事。”幸好李昀一個人沒想多久就想通了,在李復跟辛娘來探望時就開了門,“別擔心,我就是睡得晚了一點。”
李昀自然地跟李復打過招呼,顧不得辛娘喊他去吃點東西,直接就叫上姜光等人直奔縣衙去了。
早半個月前,年終總結會的召開時間還有參會人員都已經通知到位,算算時間,該到的人應該也到了。
這幾天,李昀本來都要跟騫珪商量會議流程以及接下來的人員任命安排的,誰知道剛好碰到了李曄入涼州一事,全給耽誤了。
幸好騫珪自己辦事靠譜,一個人也處理得井井有條。
四方學府。
自從武威郡這邊開設主館後,崔定等人也就搬來了此地。
“老師。”崔定的七個弟子行過禮之後,這才在位置上坐好。
他們七人因為有崔定背書,加上當初他們仗義送崔定入涼州,因而現在被人稱為涼州七賢,也已經是有了不小的名望。
崔定本來年紀就大了,如今六年過去,他再健碩也是有些駝背了起來。不過幸好有吳禰給他們調理身體,倒是讓他們一個個精神頭十足。
“你們在我門下時間也不短了吧。”崔定坐在椅子上,如此是初春,天氣還有幾分涼意。年輕人還好,他年紀大了耐不住冷,所以說話的時候雙手放置於衣袖之中,看起來像個村中長者一般隨意問候。
幾個弟子心中一動,多少有些明白了崔定的意思。
其中康齡、阮伶二人更是直接紅了眼眶,起身拜道:“老師的學識如海一般不可見底,幾年時間的學習又算得了什麼。若是日後還能繼續跟在老師身邊,那才是我們的福分。”
崔定一笑,擺手道:“這話就不必再說了。”
“讀書人也好、馬上取功名的將軍也罷,都是學成了文武藝,貨於帝王家。前些年,我從來沒想過讓你們出仕,是因為我確實沒有好好教導過你們。
可現在不同了,你們跟著我這麼多年,該學的都學得差不多了。這些年身處涼州,更是對小公子的性情、治理天下的理法、觀念都有所瞭解。所以我也想問問你們,你們都是怎麼打算的?”
既然是正式收的弟子,崔定也要考慮他們的前程。
這七人原先都算不上頂級的人才,可經過他的教導,也已經算是出類拔萃,可堪一用。
七人皆是沉默不語,半晌,年紀最大的康齡率先開口,“老師,弟子打算出仕李氏。此次年終會後,李大人的入仕‘招聘’考核,弟子會遞交姓名報考。”
這幾年,隨著報紙在涼州的興起。
李昀那種一個個隨口而來的新鮮詞彙也早就不知不覺中擴散,不少有意出仕涼州的人都能說上幾個,也都能理解這其中的意思。
“好,康齡你為人周正,學的是法。我觀小公子日後也有意改法、立法,雖不至如秦國一般以法家治國,卻也大有可為之處,望你以後為官廉潔自守無私心,明正理平心不倚。”
康齡知道這是老師在對他上最後一課,頓時低頭哽咽道:“謹遵老師教誨。”
很快,阮伶、劉湘、向濤幾人也順勢說要入涼州為官,只等今年招聘考了。不過七人中,王榮跟紀籍卻說要回家一趟,暫時沒有出仕的想法。
他們隨老師來涼州,這幾年都不曾歸家。
若是老師不再教課,認為他們到了學成的地步,二人就想回家去看看。至於最後要不要出仕,出仕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