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給妻子和女兒搞肉吃 !發現商機(第2/2 頁)
寫了一張紙條:“悠悠,早餐我煮好了,放在鍋裡。你和曉蝶詩涵一起吃了早餐再去上班。我賺錢去了,晚上回來我做飯。——陳峰留”
寫完,他把紙條放在缺角木桌上,然後輕手輕腳地走出家門,他的心情既興奮又期待。
他計劃今天要去縣裡集市購買炒田螺所需的調料和工具。他知道,炒田螺的關鍵在於火候和配料的搭配,他需要挑選最新鮮的辣椒、蒜瓣、薑片和香菜,這些都是炒田螺不可或缺的調味品。
從家裡出門到蓮花縣一共有10多里路,天剛矇矇亮,東方的天際線漸漸染上了一抹淡淡的紅暈,預示著太陽即將升起。
鄉間小路蜿蜒在鬱鬱蔥蔥的田野之間,路邊的野花和草叢中,露水晶瑩剔透,彷彿是大自然昨夜遺留的珍珠。
陳峰摸著口袋裡僅剩不多的12塊5毛錢,這是一個月前打牌沒錢把家裡最後一個家電黑白電視機賣掉了260塊錢剩下了12塊五毛錢。
陳峰一個月打牌竟然輸了兩百多塊錢!要知道82年當時一級工的月基本工資大約是42元。妻子葉悠悠在機電二廠做廣播員屬於三級工人,才30塊錢一個月,陳峰還經常拿妻子工資買酒喝。
想到這,陳峰更加痛恨自己。
走了一個多小時,隨著時間的推移,小路上的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有去縣上趕集的村民,有揹著書包結伴去上學的孩子們,還有趕著牛羊去放牧的牧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活忙碌著。
根據記憶來到了縣上供銷社,遠遠望去,供銷社是一座樸素的磚瓦建築,門頭上掛著一塊油漆略顯斑駁的牌匾,上面寫著“供銷合作社”幾個大字。
門口的兩側,擺放著一些籮筐和農具,這些都是農民們日常勞作不可或缺的工具。
陳峰推開那扇有些吱呀作響的木門,一股混合著各種商品味道的氣息撲面而來,那是屬於那個年代特有的記憶。
供銷社內部寬敞而明亮,陽光透過高高的窗戶灑在整齊排列的貨架上。貨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商品:一袋袋的大米、麵粉,一桶桶的食用油,還有那些色彩斑斕的布匹和孩子們最愛的糖果。
牆上掛著的宣傳畫,展示著當時的生產建設成就和農村的豐收景象。
陳峰走到櫃檯前,那裡已經有幾個村民在排隊等候。他們有的手裡拿著糧票、布票,有的提著自家產的農產品,準備賣給供銷社。
陳峰站在供銷社的櫃檯前,手裡緊緊握著那張寫滿字的紙條,這是他早上起來後,一邊回憶著上輩子爆好吃的炒田螺秘方,一邊仔細寫下的購物清單。
他的眼神裡帶著一絲期待,也帶著一點緊張,因為他知道,這些調料和工具將決定他能否做出讓全家人讚不絕口的炒田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