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航天員大隊,十二倍重力(第1/5 頁)
第155章 航天員大隊,十二倍重力
距離神舟三號,真正進行載人太空飛行,只剩下不到一年的時間。
航天員的訓練,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著。
第一批航天員的訓練,十分艱苦與沉重。
包括體質訓練、航天環境適應性訓練、心理訓練、基礎理論培訓、航天專業技術訓練、飛行程式與任務模擬訓練、生存與救生訓練和大型聯合演練八大類百餘個科目。
每個人的訓練時間,都超過了6000個小時。
要知道,第一批航天員本來就是從空軍優秀的飛行員之中,優中選優找出來的。
可以看看第一批航天員選拔條件:
有堅定的意志、獻身精神和良好的相容性,身高160~172厘米,體重55~70千克,年齡25~35歲,
必須是殲擊機或強擊機飛行員,累計飛行600小時以上,
具備大專以上學歷,且飛行成績優秀,無等級事故,無煙酒癮,最近3年體檢均為“甲等”。
九十年代這樣的標準,足以刷下去全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但是就算是這樣算得上是苛刻的條件。
依然是從空軍之中,選拔出了超過一千五百人,進行第二次篩選。
在十個大型療養院之中,一千多名飛行員精英,進行了更加嚴苛的身體檢查。
身體上的一點點小瑕疵,都會被刷掉。
甚至需要檢查家族病史,即使你本人沒有任何問題,但是家族病史上有不利於航天工作的疾病,依然會被刷掉。
這一關,又刷下去一半的候選人,還剩下八百人。
這些人,各個方面都很優秀,不過依然需要從中進行第三輪選拔!
這一輪就是比拼大家誰的身體更加能夠適應航天員的工作。
這一關,將從八百個人裡邊,選拔出六十個真正適應航天工作的。
最終這些人,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之中接受特殊生理功能檢查。
發掘他們身上是否具有比常人更強的航天生理功能。
比如,在離心機上進行超重考驗,考察身體是否能夠承受極強的過載。
在壓力試驗艙之內接受缺氧耐力檢查,在測試人員進入低壓艙之內後,艙室之中的氧氣會被抽走。
隨著氣壓的降低到五千米高空時,如果有人不能適應,就會被淘汰。
如果到了一萬米高空,面板感覺到有螞蟻爬一樣癢癢的感覺,那就說明有減壓症,也會被淘汰。
在六米擺長的電動鞦韆上高速蕩15分鐘,用來檢測是否有眩暈症。
在充滿噪音和震動的房間之內,忍受不間斷的外界煩擾,觀測是否出現躁動。
在頭低腳高的傾斜床上猛起、猛躺,測量頸動脈血流量和心臟附和能力,以及下體負壓等等耐力測試。
經歷這些殘酷而漫長的選拔測試,最終選拔出十二位人員,進入航天員大隊。
到現在,這些人已經訓練了接近三年的時間。
因為我們的第一批航天員,訓練的基本上都是駕駛員,他們不僅僅要操縱飛船,還要兼顧到隨船工程師以及載荷專家的身份。
所以,他們的訓練科目很多十分繁重,就比如現在張星揚面前的這些航天員。
“鴻雁火箭的推進系統在發生故障之後,我們第一時間應該怎麼處理?”
作為鴻雁火箭總設計師的張星揚,在對自己面前的航天員進行考核。
作為駕駛員,他們需要學習的理論知識也很多,包括火箭和飛船的設計原理、飛行動力學、氣象學、天文學、通訊、裝置檢測、航天醫學知識等等。
當然,那些只是理論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