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第1/5 頁)
當日,劉曄只留由張飛親訓,苦練近兩年武藝大進的胡六一人,其它包括張飛都細作一番交待後令其北上,回到軍中任職。於正午時分,劉曄兩人便直奔南山裡而去……
【08】求師華佗歷數月 勢演變再拜名人
天親是古時人們最重要的五種關係。三綱五常,尊師重道皆由此衍化。
劉曄自願放下身份拜華佗為師,那就意味著他從入門那一刻起就只有一個身份——華佗的弟子。
對於他這種選擇,典韋自然極是好奇的,再看到胡六那默不作聲,僅是靜靜侍立劉曄身邊行止,偶然來了興趣問及,這才知曉胡六前番事端。無論對於寬下待人的劉曄,還是忠心可嘉的胡六,典韋都是心下觸動,對二人好感大增。甚至得空時都時常叫胡六到身邊,親自教授其武藝,倒令劉曄大開眼界,要知道這時候一般情況下,技藝一道絕大多數皆是非親非徒不傳。
至於一頭扎進醫理的劉曄,他實在沒有心思抽出時間來學習典韋的短兵器以及空手搏擊技巧,只是每日早晚皆練習華佗傳下“五禽戲”,據說不僅能強身健體,更有耳清目明之效,聽其講述,常常習練,壽元達到七八十歲實屬正常,這已算驚人之極了,要知道,三國時百姓平均壽命只在二十二歲,雖有戰亂原因,卻也跟疾病纏身,不得救治更有關係,從此處便可知曉常人活到五六十歲便算得“高壽”了。
隨著華佗的邊行醫邊前進的腳步,他們終於在六月十八日來到了襄陽地界……
從劉曄三月與曹操分手北上,再到四月餘在南山裡遇上華佗,再到現今時刻,整個東漢朝野同樣生許多大事——
董卓遷都後,故態重萌。是時,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人密謀行刺,怎料被李儒手下先察覺,荀攸,何顒被收入獄,其餘人或死或被流放,何顒畏懼,於獄中自殺而死,荀攸卻是起臥安寧,細毫不曾驚慌,董卓奇之,聽李儒之計,放過這位穎川名士歸家欲招天下士子歸心,然其行止……
孫堅背盟回兵江東,於路上被劉表截個正著,幸得諸將死戰得逃,兵馬卻折損一半,僅有千餘,遂投南陽袁術,後被其表為破虜將軍,兼領豫州刺史,與劉表結下不解之仇恨不知後來袁紹不承認孫堅此職,反派周喁亦來任刺史之職,兩相交戰,孫堅擊敗周喁同時,袁術也與袁紹徹底撕破臉皮。
幽州自然也不平靜,公孫瓚接到董卓密詔,著其自行起事,可代劉虞而治幽州,不論如何行事,只要功成便可得朝廷詔書承認。就在他心喜萬分欲待全面起事,奇襲薊城時。經已被劉曄曹操聯兵殺死的徐榮推薦上位的同鄉,遼東太守公孫度趁各處大亂,無法東顧時,厲行嚴刑峻法,打擊豪強勢力,使令行政通,羽翼漸豐。現自號平州牧,起事大興刀兵,後征討烏桓,高句麗等。這可讓公孫瓚一時慌了手腳,渾沒想到以前一直與他稱兄道弟,似是共同進退的聰明人物居然如此行事,讓他一時估摸不準,萬一突襲不成,他揹負上“以上叛上”的罪名,只怕很容易就落得個腹背受敵的下場!
正巧此時接到袁紹派人送來書信,請他共圖冀州!
原來袁紹從那個有始無終的“盟主”當到頭後,引軍回河北,誰知軍中缺糧,幾乎到了潰散地步,此時冀州牧韓馥念及自己為袁氏故吏,不顧軍師沮授等人勸阻,派人好心送上糧草,孰知袁紹卻聽了屬下謀士逢紀建議,動了取而代之的心思,這才差人送信給兵精勢大的公孫瓚,口中約盟,心裡卻定了計較。
公孫瓚得書,見袁紹信誓旦旦,說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下令屬將準備,計劃三月後興兵。
茲事體大,兵事更是如此,當然不能說攻便攻,見公孫瓚與其約下十月共攻冀州,袁紹心中暗喜,自是應下不提。
其時,劉曄隨華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