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劍勢(第2/3 頁)
雖然認出慕容復所使的是之前見過的慕容家家傳劍法,但這次見慕容複用起來又大有不同,比之之前高妙了不知凡幾,他身為一國之君,自然不需要與他人逢迎客套,因此這句讚歎實在是發自內心。
隨即又想到自家侄子段譽,論起聰敏也堪稱卓絕驚豔,就是不肯專心學武,也是令自己和他父親頭疼不已。
幸運的是這次對戰鳩摩智一行,段譽不知被慕容複用什麼法子,幾天時間速成了兩路六脈神劍。
雖然在對戰過程中還是偶爾失靈,但也為本次戰鬥出力不少,極大地分擔了自己的壓力。若能長久如此,他日自己與正淳也就不用擔心其行走江湖無法自保了。
慕容復收劍行禮,長揖到底:“段前輩,讓您久等了,實在抱歉。”
他其實早就察覺到一旁有人,知道是段正明或者本觀。只是自己實在捨不得好不容易感悟到的那一絲意境所以才沒作理會,雖然失禮,但仍自顧自練劍,好在對方也沒有見怪。
所以,對方一出聲,連忙表示歉意。
段正明笑道:“慕容公子的武功當真是一日千里,實在是令人驚歎,這武林中縱使是老一輩也少有慕容公子的敵手了。”
慕容復恭敬地說道:“前輩過獎了,相信前輩也看出來了,晚輩適才所用雖然是慕容家家傳劍法,卻借鑑了大理六脈神劍的劍勢劍意。當日不是大理高僧大義出手,段前輩慷慨以劍譜相贈,怎會有慕容復今日?大理的大恩大德,慕容復永世感懷。”
段正明雖然沒有說什麼,但臉上的笑意卻更濃了,顯然對慕容復的態度很滿意。
慕容復這話表明了飲水思源,不忘舊恩的衷心。
武林中人雖然講究義字為先,但是這武林中,忘恩負義的事情簡直如恆河沙數,不勝列舉。升米恩,鬥米仇。教會徒弟,餓死師父。這種事情,段正明見的太多了。
他不是沒有擔心過慕容復他日會忘恩負義,但從慕容復發自內心的誠懇恭敬來看,對方是真的表裡如一地尊敬自己等人。論武功,慕容復早就已經在自己和眾位本字輩師兄弟之上,可是對方對自己的恭敬更勝往昔。
而這次戰鬥,慕容復出力最多,幾乎是以一己之力逆轉了原本岌岌可危的戰局,挽回了大理的顏面。試想,唯一的皇子被擄走,而大理方面卻什麼也做不了,日後段家在武林中有何顏面?又為大理考慮,放下仇恨和大敵達成和解,避免了進一步的損失。
武功高強、知進退、識大體、懂感恩,同時具有這幾樣資質的武林人士,還要是青年才俊,太少了。
世界上有一種人,在落魄的時候能夠謙卑處下,令人方方面面挑不出毛病,可是一旦得志,便翻臉不認人。
這樣的人典型的代表是越王勾踐。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吞吳會,然而得志之後,第一件事情便是賜死了陪自己走過了幾十年屈辱歲月的大夫文種。
顯然,慕容復不是這種人。
段正明對慕容復是越看越滿意,甚至有點遺憾自己沒有女兒,不然的話就嫁個女兒給他了。不過之前在天龍寺的時候,慕容復當著所有人的面宣佈那位王姑娘是他的未婚妻,想來這一條路算是行不通了。
段正明自嘲地笑笑,怎麼自己年紀大了反而變得這麼婆婆媽媽了呢?
他向來操心國事,夙興夜寐,因此年過半百,依然膝下無子,因此對段譽這個侄子分外疼愛。但現今看慕容復也是越看越喜歡。
段正明笑道:“老是段前輩來,段前輩去地,顯得生份。屈指算來,我與你爹慕容老先生年歲相差無幾,日後就叫我一聲伯父吧。”
說完看向慕容復的眼光中隱隱有幾分期待。
慕容復微微一愣,隨即大喜,連忙整理衣襬下拜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