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聖刊報......(第1/3 頁)
聖刊報......
這款由教會與政府聯手編撰並出版的報紙,堪稱本世紀流傳最廣、最具權威性且名聲最大的讀物。哪怕是在那個充滿鮮血與搏殺的惡魔之門前線,都有聖刊報的記者和編輯緊隨聖教軍屁股後面奔跑,拼盡全力以最快捷、最直接的方式把前線戰況傳遞迴報社總部。
更讓人驚訝的是,這份報紙竟然會登載一些神職人員違法亂紀,受到免職處罰等有關教會的負面新聞。看來政府可能利用這種方式削弱教會的信仰輿論,然而帝國的百姓卻是最終受益者,對此的形容可以用個恰如其分的詞——大快人心。
得益於此,聖刊報的日銷量竟高達近十億份!要知道,整個帝國的人口總數也才不到十億。
有人甚至覺得,聖刊報頭版的訊息傳播範圍比教皇的聖諭還要廣泛得多!
然而,上述這些內容還不足以概括聖刊報的全貌。對於遍佈全國的這份報紙而言,自然不能對所有人一視同仁。在教會高層、聖殿區以及部分政府要員之間,還存在著一份專屬他們的內部版聖刊報,其中記載著唯有他們所屬的那個圈子裡的人才有權知曉的秘密訊息。
這份內部版聖刊報採用“錄音膠片”的形式發行,每逢週一,會有專人將膠片配送到各城區,送達那些有資格閱讀這份報紙的人手中。如有突發事件發生,還會特別錄製並緊急派送。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膠片經過一次性軟化處理,播放過一次之後,就會被壓平,成為一張沒有任何資訊殘留的靜音唱片。
臨近中午11點半,位於維爾尼斯城邊陲的一個小鎮。
這座小鎮默默無聞,連火車站臺都沒有建設,進出這裡的交通工具只有馬車。如果你想要前往這個地方,只需告訴馬車伕“出了維爾尼斯城,再向西行進20公里”就能順利抵達。
維爾尼斯城臨海而建,這一地理位置在第二次惡魔入侵期間起到了天然屏障的作用。由於惡魔們穿越虛空裂縫時並不清楚會降臨何處,許多剛冒頭的傢伙一頭栽進了大海,掙扎一陣便沉入海底。儘管聽上去很愚蠢,但沿海城市的受災程度確實遠低於內陸城市。
此外,由於這裡的工業發展不如內陸地區那樣繁榮,海洋資源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蒸汽動力的不足。於是乎,維爾尼斯城的天空湛藍、空氣清新,相較於霧氣瀰漫的倫敦,這裡更適合人類居住。
在這座無名小鎮的一家路旁茶館內,幾位老人像往常一樣圍坐聊天。
年輕人紛紛奔向大城市尋求生活,他們的離去帶走了小鎮的生機與活力,僅剩下一些年邁的居民,他們捕捕魚、喝喝酒、閒談打諢、曬曬海風、看看日落;這些幾乎構成了這個小鎮生活的全部內容,日子過得悠閒自在、平靜安寧。
此刻,陽光灑滿了街頭巷尾,讓略帶涼意的海風吹拂得柔和了幾分。
茶館的大門忽然被人推開,進來了一位裝扮類似郵差的人士。
“今日的日報!”他滿臉笑意地宣佈。
一位老漁夫剛剛開始打盹兒,聽見動靜後懶洋洋地睜開眼睛:“平時不都是早上送報嗎?怎麼今天中午才來。”
另一位常年酗酒的老翁打著呵欠插嘴:“你關心這個幹什麼?反正你又不識字。”
“那倒也是。”
老漁夫並未放在心上,換了姿勢繼續在椅子裡躺下睡覺。
這家茶館裡,能識字的老人屈指可數,其中一個略微駝背、面帶和藹微笑的老人起身站了起來。他穿著最尋常的布衣,腳上的高筒膠鞋透露出他的職業——捕魚為生。唯一讓他顯得有些與眾不同的,便是那一頭堅硬挺拔的白髮,宛如無數蒼白的松針般直愣愣地豎立著。
“今天的報紙上有什麼新鮮事兒嗎?”老人慢悠悠地朝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