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運動量(第1/2 頁)
我們不探討人性,也不探討人格,就簡單的說一下人格,各自捫心自問,自己屬於什麼人格。當下人際關係比較冷漠的社會,人們視線大多被手機所吸引,該是討好型人格居多。
陳洛應該就是妥妥的討好型人格,好在他討好的物件很專一,總是瞄準李晴天開炮。
在雙河的土地上,確實沒有太多的東西主動推薦自己可以被用來娛樂,那就只有人們自己找樂子。
以李晴天為首的一群年輕人,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好在李晴天屬於會調動全隊氛圍統一隊伍思想的領導,她振臂一揮,還真沒幾個人敢對著幹。
李晴天說:“今天我們開展運動專案,打羽毛球。”
陳洛最初接觸的小型運動是跳皮筋,並不是說他是一個跳皮筋的高手,而是說他參與皮筋的專案的資歷比較老。小時候,院子裡多妹妹,妹妹們喜歡玩皮筋,陳洛就精通站樁,給妹妹們牽繩,跳的技術倒是一塌糊塗。
後面從溝裡出走,到了鄉上,接觸了稍微大一點的專案——乒乓球。這個專案投資低,運動量也還行,比較適合陳洛。陳洛那時候酷愛削球,在小學生的乒乓圈殺出了名聲,成為風雲人物。
至於籃球和足球之類的,一方面是學校條件有限,操場是坑窪的水泥提且不說,籃球架都是歪七扭八的,另外方面則是籃球和足球的入門提交比較高了。那年頭,孩子們的零花錢一週才幾塊錢,哪兒買得起。學校倒是開設了相關課程的,一週至多兩節體育課,也和籃球足球建立不起來深厚的感情啊。
等到陳洛進了杜城理工大學,腰包裡鼓了,學校體育設施也好了,開始他又開始喜歡別的球了。
總結說來,小球,陳洛還是有一定水平的;大球,陳洛只有一定水平。
話說回來,全員一致同意打羽毛球。陳洛是心裡咯噔一下,附和著同意的。
羽毛球的規則也很簡單,就不分隊伍了,採取車輪戰的款式,一個輸5個球。
不得不說,年輕就是資本啊,像李鬆鬆、表弟之流,可謂是身輕如燕,往來如風,彈跳起飛,手臂有勁。而陳洛之流呢,一言以蔽之,呆滯。
饒是場面如此的火爆,也有倦怠的時候,就是撿球的時候。
娛樂局的羽毛球隨心而發,完全不遵照國際比賽規則來,更慘的是,沒有專人負責撿羽毛球。可想象得到,沒誰是熱衷於撿球的吧。
場地簡陋,以一竹竿作為楚河漢界,而兩邊則是自家廣袤無邊的領土。到底是誰撿球,評判標準就簡單多了,球落在哪一方,就由哪一方撿球。
這裡就顯現出來人性的險惡,經常會出現一幕痛徹心扉的場景——只見運動員快步上前,在臨近分界線的位置,一個扣殺的假動作,球拍圓轉,輕接球,一條短暫的弧線,剛好越過分界線,降落在對面的領地,兩三個跳躍,躺地不動彈。而預備接球得運動員以為將會面對一個長線球,力量爆炸,瘋狂後退,卻退了個寂寞。
“假扣殺”瀟灑轉身,不再看一眼離他大約一米的球;“空寂寞”眼神暗淡,默默地前行到分界線附近撿球。
鑑於以上的場景,陳洛是不想和李晴天對局的,這非常考驗陳洛的技術水平。非常遺憾,陳洛連他們村的羽毛球頂尖水平都不是。陳洛也很想大聲地告訴李晴天——你不用走位,我直接把球往你拍子上送,你只管揮拍打過來就行。
可是實力不允許。
於是乎,陳洛經常替李晴天撿球,甚至跨過楚河漢界撿球。那一刻,陳洛感覺自己像個陪玩,負責喂球和撿球。
打過羽毛球的人們都知道,很難拒絕迎空飛翔的高球,往往直接給與起一個暴扣。
那麼問題來了,暴扣也是講究速度、準度、力量和身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