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2/3 頁)
兩白銀摺合購買力相當於現在的300元人民幣計算,在那個年代,他擁有相當於現在30億人民幣的財富。
1646年,清朝肅親王豪格同吳三桂率清軍由陝南入川,攻打張獻忠。同年11月,張獻忠部被清軍包圍。張獻忠匆忙出城迎戰,被清將雅布蘭射死在鳳凰山(今四川南溪縣北)。
至今,四川還流傳著&ldo;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rdo;的歌謠,都認為這是大西王張獻忠埋藏寶藏的地方。石牛和石鼓,是寶藏入口處的標記。
&ldo;大西王的寶藏,估計也被清軍運往關外了。&rdo;鬼子說。
&ldo;聰明!&rdo;我沖鬼子豎了根大拇指。&ldo;李自成也好,張獻忠也罷,兵敗如山倒,被八旗軍一路追殺,根本帶不上諾大的寶藏,民間傳說也就是戲說,他們搶掠的財寶,最終都到了滿清的手裡。&rdo;
&ldo;乖乖,這些寶藏都讓滿清收了去,埋藏起來,那真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寶藏,其價值根本沒法估計。&rdo;鬼子說。&ldo;就是不知道這麼多年了,讓人挖去了多少。&rdo;
&ldo;幾百年前,滿清皇帝就頒布了&l;禁令&r;‐‐&l;不許漢人入足遼東&r;。從民國到現在,尋寶的人多,明的暗的都有,可沒聽說過誰曾找到過寶藏。&rdo;我說。
&ldo;不許漢人入足遼東&rdo;半仙說,&ldo;欲蓋彌彰!表面上說是要保護大清龍脈,可關於寶藏的傳聞和猜想,不僅在皇宮,在江湖、在民間早流傳了各種版本。&rdo;
想當年,清朝宮廷同歷朝歷代宮廷一樣,為了能夠成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兄弟相殘、明槍暗箭、勾心鬥角的事多了去了。順治出家、雍正繼位、慈禧垂簾、光緒之死……說起來,這口授密傳的秘密寶藏,恐怕在哪就中斷了,只留下了一個&ldo;八寶琉璃鑲金硯&rdo;。即使一代代的滿清皇帝,也只是知道老祖宗在關外給他們留了一個諾大的寶藏,而具體藏在什麼地方,連他們也不知道。於是,以保護大清龍脈的幌子,頒布了&ldo;不許漢人入足遼東&rdo;的禁令,就怕漢人淘金、挖煤、開鐵礦,把寶藏給挖出來。即使在民國期間,軍閥混戰,東北軍閥孫殿英也只是盜掘了大家都知道的乾隆裕陵和慈禧東陵,其他在東北的大小軍閥,明裡暗裡也沒少動用軍隊,打著演習、剿匪的幌子到處挖掘,均一無所獲。滿州國時大清王朝的遺老遺少、日本人的關東軍及其特務組織黑龍會、甚至前蘇聯都曾尋找過滿清在關外埋藏的寶藏,特別是近些年出現了裝備了高科技裝置的國外的賞金獵人、國內的民間尋寶隊,&ldo;八寶琉璃鑲金硯&rdo;成了尋找寶藏的唯一線索,滿清在關外的寶藏到底在哪呢?!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