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頁(第2/2 頁)
十分陌生。
&ldo;怨鬼擔坵,閻王不留。人見人怕,鬼見鬼愁。擔坵鬼可以說是惡鬼中的翹楚了,不但人怕,連鬼都要懼三分。你看到的那個嬰兒,就是擔坵。&rdo;老太太解釋道。
由於關係到廖光明和赫連雙的魂魄,我也想知己知彼,進一步瞭解一下所謂擔坵鬼的來歷,便請老太太給我講講。
擔坵,顧名思義,坵為山,擔坵就是擔山。所以擔坵鬼是橫行在大山裡一種鬼。大山之外是沒有的。
大山裡多是懸崖峭壁,高峰深谷,所以自古以來,人馬過山,難免有摔下懸崖摔死的人,他們怨氣難平,便開始作惡。這些鬼魂,就會化作擔坵。
由於他們突遭橫禍而死,未到壽盡,地府不留,便無法投胎,只能遊蕩在大山之中,怨惡之氣纏身,便成為惡鬼。他們會找到自己摔死的屍體,重新附身,形成了唯一一種有實體的鬼,可以遊走陰陽兩界的邊緣。
他們因山而死,便憎恨山丘,遇到有山石塊,或者土方,他們便會情不自禁地上前搬運,想把大山搬空。所以生活在山區裡的人,都會有這個戒心。有時候明明今天石塊在這,第二天卻發現石塊變了位置,那就是有擔坵鬼作祟了。這時候必須要焚香敬鬼,求擔坵鬼另去他處。
由於鬼魂最終都是可以進入地府投胎的,但是擔坵不能。所以擔坵身上不但有對人的怨念,更有對鬼的怨氣,也就是說,他們不但害人,還會害鬼。
有的時候,行走山路的人,會發現有石塊會莫名其妙地從山頂墜落。很多人解釋為山體滑坡,或者是某一種自然現象。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那不僅僅是巧合,而是有擔坵鬼在向人索命。
聽老太太講完擔坵鬼,我心裡頓生寒意。沒想到我們剛剛進山,就遇上了這麼厲害的茬子。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