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長安遇劫(第1/3 頁)
次日一早,李虛一行三人踏上了前往長安城的官道。
這次沒有便車可以搭,三人徒步幾公里,差不多辰時末,也就是接近上午九點才抵達長安城的南邊城門。
上次來長安,來回都是搭乘馬車,來的時候趕著救人,回去時又快要到宵禁,根本沒有在城中停留。
這次,李虛算是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長安城。也看清了城牆上掛著一個大大的牌匾,安化門。
長安城並沒有想象中的宏偉壯觀,至少在參觀過天安門的李虛看來,其實也就那樣,倒是比起村裡是要好很多。
見城門在外不足百米的平地有面攤和茶水鋪,走了個把小時的李虛也有些口渴,便說道:“走,我們先去喝口茶幹碗麵再進城。”
身後李月牙沒做聲,李青松也有些扭捏的說道:“李哥,還是算了吧。我揹簍裡帶了饃和水袋,將就著吃唄。”
李月牙也點頭道:“是啊,哥哥,一碗麵好像要三文錢呢。去年蝗災沒什麼收成,說不定漲價了。”
李虛見那麵攤立著牌子,五文錢,自己可是帶了五十兩銀子來城裡消費的,揣著五萬塊,吃碗五塊錢的面不過分吧。
於是他笑著挽著二人,一邊走一邊說道:“走吧,一碗麵而已。”
李二狗雖然才十二,但身體壯實,紋絲不動的現在原地搖頭道:“李哥,咱們不能亂花錢。”
李虛只好拿出當哥哥的氣勢,說道:“走,你娘可是說了,一路上聽我的。”
“……”
又過了差不多一小時,李虛三人來到西市。
東市那邊多是做的權貴生意,換言之就是屬於高檔奢侈區域,屬於頂級商圈。
西市則不同,五花八門的商品來自各地,有唐朝本土的,也有外域的。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但有本土的中原人,還有外域的阿拉伯人,波斯人等的駝隊拉著滿滿當當的外域貨物,當然也能看到矮小的東瀛和新羅人。
“小郎君,要蠟燭嗎?我這蠟燭一隻可燃兩個時辰。”
“賣雞鴨嘞,現買現殺!”
“賣煎餅咯,好吃不貴的煎餅~”
道路兩側的商鋪、肉肆米麵行等整整齊齊,反而比後世那些市場隨意擺攤的要規範,而且這集市上真的是各種東西都有賣的。
“哥哥,那個,那個胡餅看起來好好吃。還有那個蒸糕。”李月牙似乎很高興,左顧右盼的,這裡走走,那裡停停,嘴裡還呼喊個不停。
李虛則是不贊同的說道:“調料就那麼兩樣,這些胡餅煎餅能有多好吃。蒸糕就更別提了,小籠包才是王者。”
“走吧,咱們先去鐵匠鋪打幾口鍋,然後再去成長鋪和布行看看。”
李青松指著不遠處的面行說道:“李哥,面行在那,我娘吩咐我要帶三十斤麵粉回去,咱們過去吧。”
李虛搖頭道:“二狗,麵粉不急,咱們最後買,背個三十斤面逛街不累嘛。咱們逛完回去時再買,先去那邊看看再說。”
聽到李虛的分析,李青松沒有反駁,只是小聲嘟囔著:“也行吧,其實也不累的~區區三十斤而已嘛。”
……
隨後的幾個小時裡,李虛三人把西市逛了個遍。
期間去鐵行定了幾口鐵鍋,有炒菜用的炒鍋,也有適合煎蛋烙餅的平底鍋。
也在成衣鋪買了幾套衣服,又扯了幾匹布等等。
還有鹽、醋、油和胡椒和孜然之類的日用品等。
一路人,李虛花錢那叫一個爽快,尤其是在買那胡椒和孜然等只有大戶人家才吃得起的貴重調料時,看得李青松和李月牙都驚呆了,不停的問錢是哪來的。
李虛也沒細說,扯出他的師父的名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