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如鯁在喉(第2/2 頁)
定因素加在一起,讓他心一橫,就冒然做了試探。
事實證明,知道真相比不知道真相更加痛苦。
李賢牙關緊咬,強顏歡笑地給武后行禮:“兒臣謝過母后,兒臣……告退!”
李賢轉身的那一刻,武后喚住了他,意味深長地說道:
“賢兒,你記住了,太子永遠是你的兄長,你的兄長永遠是太子!”
這話無異於斷絕了他的爭儲的念想,只要武后還活在,他永遠只配當一個親王。
然而,來自親生母親的打擊遠沒有結束,當李賢離開後不久,他的四弟李旦一進到殿內,就獲得了大量賞賜,什麼西域的葡萄酒,北方的人參,東海的珊瑚……武后把李賢送的年禮全都打包給了小兒子,不是因為她寵這個小兒子,僅僅是因為:她覺得那些東西礙了她的眼。
三個先後進殿的皇子中,老四李旦的待遇無疑是最好的。
他打小就生得肥胖,又特別嘴饞,於是武后給他準備的歲禮,跟其他兄長有所不同。
武后念及他長時間待在軍營裡,吃的定然沒有在王府中的豐盛,便讓崔待詔精心準備了一桌珍饈美味,自己則陪這個小兒子一起用膳。
,!
初心自然是好的,可那得看是誰?
如果換作李令月,娘倆這次團圓飯定會吃得笑著顏開,回味無窮。
可偏偏吃飯的人是李旦,關鍵還是陪武后吃飯,這在李旦看來,哪裡是吃飯,分明就是在受罪。
武后的五個子女之中,除了李令月,四個兒子都懼她,而四個兒子中,最怕武后的是三皇子李顯,其次就屬四皇子李旦。
李旦跟武后的關係,表面上是母與子,實則是貓和鼠。
寬敞的大殿內,李旦坐立難安,在他的右上方,武后小口小口地吃著菜,他則身體坐的筆直,戰戰兢兢地瞟了一眼武后,儘管肚子餓得咕咕作響,儘管他面前的案臺上擺放著各自美食,儘管他手裡握著一雙銀箸,卻始終不敢夾一口菜。
此情此景,勾起了他諸多回憶,他努力的回憶跟母后一同用膳的日子,期待能從中找出一次母子間和諧用膳的場景,結果回憶來回憶去,恁是沒有找到一次,印象中,好像自己每次跟母后在一起用膳,他都得挨訓捱揍。
母后不是嫌棄他的吃相難看,就是說他不懂禮數,等到他吃相改了,禮數有了,母后又說他是個只知埋頭乾飯的飯桶,再後來他嘗試著一邊吃飯,一邊跟母后鬧家常,豈料後果更慘,若是席間一個問題答不上來,母后又是劈頭蓋臉罵他是飯桶。
哎,當飯桶有什麼不好,他想不通。
:()穿成武則天女兒後被團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