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從安徽懷寧縣走出來的中科院院士、著名生態學家方精雲(第1/5 頁)
院士出生地
方精雲,1959年7月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高河鎮全豐村。
懷寧縣位於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下游。
懷寧以東與安慶市宜秀區為鄰,東南與池州市東至縣隔江相望,以西與太湖縣接壤,西北與潛山市毗連,以南與望江縣交界,以北與桐城市隔河為鄰。
懷寧總面積1276平方千米,下轄15個鎮、5個鄉。截至2022年末,懷寧縣戶籍總人口數69.9895萬人。
懷寧歷史悠久,自東晉建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曆史,其中府、縣同城而治,有690餘年;省、府、縣同城而治,有178年,史稱懷寧為安徽的首府首縣,確實一點也不為過。
懷寧文化厚重,它既是東漢古詩《孔雀東南飛》的故事發生地,又是黃梅戲的發源地,更是京劇前身徽劇的發祥地。
懷寧素有全國“戲曲之鄉”、“教育之鄉”的美譽。
懷寧人文薈萃、人才輩出,這裡不僅誕生了書法大師鄧石如、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陳獨秀,而且這裡還走出來了教育家王星拱、“兩彈元勳”鄧稼先以及著名青年詩人海子。
最難能可貴的是,安徽懷寧籍的院士,除了鄧稼先、方精雲以外,還有楊石先、楊善林、陳鯨等多位傑出學者。
出生地解碼
方精雲院士出生於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這個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教育資源,無疑為他後來的學術成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懷寧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是黃梅戲的發源地,也是京劇前身徽劇的發祥地,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
這樣的文化氛圍對於培養一個人的藝術修養和人文情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方精雲院士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對於他日後對生態學、生物多樣性等領域的深入研究,以及將科學與藝術、人文相結合的理念,有著一定的啟示作用。
懷寧縣也是“教育之鄉”,有著重視教育的歷史傳統,使得這裡的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為他後續的學術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懷寧縣人才輩出,誕生了許多傑出人物,如書法大師鄧石如、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陳獨秀等。
這些傑出人物的事蹟和精神,無疑對懷寧的學子們產生了激勵和啟迪。
方精雲院士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自然而然會受到了這些前輩們的影響,激發他追求科學真理的決心。
總的來說,方精雲院士的出生地懷寧縣,其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傑出人物的影響,都為他後來成為院士提供了有力的支援和影響。
當然,他個人的努力和才華,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院士求學之路
1978年9月,方精雲考入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林學專業本科,1982年7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2年9月—1983年9月間,方精雲在北京林學院國家教育部出國代培研究生。
1983年2月—1983年7月間,方精雲在大連外國語學院日語培訓。
1983年10月,方精雲赴日本信州大學農學部森林生態學專業攻讀碩士,1986年3月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
1986年4月,方精雲在日本大阪市立大學理學部生物學專業攻讀博士,1989年3月並獲得博士學位。
求學之路解碼
方精雲院士的求學之路,無疑對他日後成為院士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方精雲在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林學專業的本科學習,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階段的學習,使他深入瞭解了林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