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5 頁)
。”
這時付東全也回過神來,吃驚的看著王旭驚歎道:“王醫生,沒想到您竟然是一把抓,這手感,真是讓人驚歎啊。”
ps:吼,再次求一下三江票,被熱甩出好遠啊。
第五十六章 嘗菜斷生死
ps:感謝虛幻的惡魔,瘋狂,maryane等幾位書友的打賞,順便求推薦票,收藏。
這所謂的一把抓,在中醫來說就是一種抓藥的境界,意思是,無論什麼藥,什麼分量,都可以一把抓準,不需要過秤。
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就不容易了,要知道,中醫藥物的分量都是用錢或者克來計算的,精確都非常高,抓藥的時候誤差絕對不能太大,要一把抓準,可不僅僅需要的是天分,還必須勤學苦練。
王旭從小跟著王賀年抓藥,再加上自己身喜愛中醫,對中藥有種超脫尋常的敏感,這才能練就這一把抓的神技。
“從小抓藥,時間長了,自然熟能生巧。”王旭淡笑著說道,一邊解釋,一邊隨手拉開邊上的藥櫃,給青年抓好藥,打發對方離開了。
剛才這邊沒人,倒還好一點,一旦有人,立馬就有人接著過來,這一對青年剛離開,再次有人走上前來抓藥,王旭所幸來著不拒,拿過藥方,隨意看一眼,動手就抓。
剛開始還有人質疑王旭不過秤,慢慢的圍的人多了,前面幾個人,明白了內幕,互相宣傳,不多會兒,這櫃檯前面的人是越來越多,幾個抓藥的夥計都閒了下來。
付東全在邊上看的眼珠子差點跳出來,要不是知道王旭要開診所,而且醫術不凡,他都想高薪聘請王旭過來抓藥,這水準,絕對一個頂十個。
付東全以前老家是山根下面的,也知曉一些以前的傳統,放在以前,中醫收徒,都是從抓藥學起,抓藥三年,磨藥三年,掌握了這些基本功,師傅才會開始教授醫理,要想出師,沒個十年八年的,絕對不行,單看王旭這抓藥的水準,就知道醫術絕對不賴。
基本功就像是房屋的根基,基本功不紮實,技術絕對不怎麼過關,現在教育普及,中醫雖然式微,全國的中醫大學也不在少數,這些學生,一開始就學習醫理,理論倒是掌握了一大堆,可是說起實踐,根本一竅不通,別說抓藥了,見了真正的藥材能認的十數種,分辨清真偽,已經不容易了。
付東全開藥店數十年了,這幾年前來藥店應聘抓藥的大學生並不是沒有,甚至還有比較有名的醫科大學本科生,可是面對林林種種的中藥,別說抓了,就辨認沒有三個月根本不行。
不得不說,現在大眾放羊式的教育,加快了教育的普及,但是對於培養真正的技能人才並沒有多大的作用。
教育普及了,思想開放了,感覺到懷才不遇,生不逢時的人多了,事實上,大多數都是一些眼高手低,沒有一技之長的,這也不得不說是現在社會的悲哀。
呃,扯遠了(作者的**絲心態發作,勿噴)。
王旭這不出手抓藥倒好,一出手就有些控制不住的趨勢,中國人好湊熱鬧,知道這邊有個用手抓藥比秤還準的,紛紛湊過來捧場,一些不打算買藥的也特意上前湊熱鬧,買一些進補的中藥,就為看王旭這一把神抓。
一直忙碌到中午十二點,王旭總算找了個空擋和付東全溜了出去,出了藥店,王旭還忍不住苦笑,這場景簡直太瘋狂了。
付東全也唏噓不已,在邊上打趣道:“王醫生,我看您的診所開業,不用看病,就抓藥這絕技絕對不愁吃穿。”
既然到了飯點了,王旭又忙活了兩個多小時,付東全自然要請客吃飯,兩人臨近找了一家不錯的飯館,就在一樓大廳一個僻靜的角落坐下,點了幾個家常菜,要了一瓶西鳳酒,邊吃邊聊。
“王醫生,您嚐嚐,這道紅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