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4/4 頁)
必勝,而且每次都是以少勝多,再加上方中哲總是以部下們以弟兄相稱,打仗的時候總是肯帶頭衝鋒,這也讓部眾更加崇拜他。
方中哲身上的這些品質,不但與萬磊相似,而且還是學自萬磊的自傳《大華夢》,幾乎可以說是萬磊第二了。不過這確實有效,特別是在處理與部將的關係上,方中哲可以與所有部將都保持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義軍內部也是十分團結。
其實,義軍之所以能團結,除了方中哲個人品質的原因之外,還因為方中哲提出了一個明確的哥命宗旨,那就是推翻帝制,建立自由平等的社會。當然,方中哲並不是開空頭支票,還拿出了實惠,他許諾推翻帝制之後就給將士分地,但凡是參加過義軍的,按功勞多少分地,每人最少一千畝,而且全部是水土肥美的好地。
有地可分,這一條最具鼓動效果。要知道,南洲在南明帝國的統治下,還是沿用舊的統治政策,不但地是皇帝的,就連人也是皇帝的,百姓不但要交皇糧地稅,還要按人頭服徭役,甚至還要忍受貪官汙吏的盤剝,這實在是太過分了。
義軍上下同心,南京城內就不一樣了。南京城內雖然有幾萬人,不過並沒有同仇敵愾之心,小百姓甚至是恨官軍多過怕義軍,因為官軍強把他們拉進城也就算了,還不妥善安置,很多小百姓露宿在街道上,連個遮風擋雨的地都沒有。
百姓飢寒交迫,朝廷非但不發賑濟,還藉此機會拉壯丁,那些出壯丁配合守城的家庭才給糧食,不肯主動出壯丁的,就是強拉,賑濟也不給。
不只是那些被強遷入城的難民慘,城內的居民也好不到哪裡去,錦衣衛拿著所謂的駕貼,不停地敲開那些富商與大戶人家的家門,不是要糧就是要錢,如果不給,直接拿繩子就把家主給綁走,讓家屬拿錢一贖才放人。
如此一來,整個南京城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百姓敢怒而不敢言。在高壓統治之下,南京城就好比是一個火藥筒,只要有一點火花,說不定就會引發一場大爆炸。
朱允炆也知道這樣搞下去遲早會把城內的百姓也逼反,不過他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只想早一點把城外的叛軍打敗,鞏固自己的威權。
其實,朱允炆這是賭徒心態,之所以如此,是不捨得退一步,不只是他自己不捨得放下皇權,也是以他為首的一群特權階層不想就此放下特權。所以,他們就只能裹挾百姓,用無數百姓的命來豪賭這一場。
賭勝了,他們手上的權力握得更緊,不過,他們沒想,也不想去考慮賭敗的後果。十年前被趕出中原,這一次如果再被打下臺,他們還真無處可去了,而且他們也不敢肯定,眼前這批造反者會像以前那個萬磊那樣寬容大度,還會給他們留一條生路。
為了不至於被人趕盡殺絕,朱允炆可以說是拼盡一切了,他指使錦衣衛大肆收刮民財,目的是想從大華民國那邊進口一批大威力的槍支,以增強武力。雖然徐欽總是表示說槍支為非賣品,不過朱允炆還是認為徐欽是想借機多要錢。
只要保住了權力,錢沒有了還可以再掙,朱允炆砸鍋賣鐵要買槍,錦衣衛一聽說有人從城外弄回來一批金子,豈有放過之理。這不,那些出城去撈金的軍士剛一回城,就被錦衣衛直接拿下,金子自然也被收走了。
冒著生命危險弄回來的金子被人強拿走,那幾個軍士自然不服,大聲叫罵著,引來大批圍觀的軍民。而這些人被錦衣衛欺負得狠了,本能上就厭惡錦衣衛,紛紛起鬨,對那幾個軍士表現聲援。
錦衣衛見事態有些不妙,馬上拿布把那幾個倒黴軍士的嘴堵死再拖走,更有幾個錦衣衛亮了刀子。民眾攝於錦衣衛的威勢,紛紛退去,不過暴力可以嚇得退民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